文物破坏狂「乾隆」:其实我是品味艺术的大师?

2020-09-30 22:42:58 作者: 文物破坏狂「

文学界与史学界是非常具有共通性质的学系,要了解史学,就必须通过文学得知,要体会文学,就必须从史学带入情感,两种学系相辅相成,称得上是紧密的一家人,然而在解读乾隆一生之评价时,史学界与文学界总是会爆发许多口角,史学界会以历史的走向来做为评断功过的天秤,而文学界会以艺术发展的走向来做为标准。

史学界总说:「乾隆一生励精图治,东平台湾,西讨蛮疆,称得上是古今中外少见的十全老人!」而文学界总说:「你个屁!乾隆一生贪迷享乐,不过尔尔!更重要的是,他在文学方面的破坏实在是太没水准啦!」骂来骂去,最终还是没有骂出个所以然来。

其实,假如去掉史学观点,仅以文学观点来看待乾隆的话,乾隆的缺失确实颇多,譬如破坏古迹文物、未能继承雍正艺术造诣等,不过他在艺术方面创造的那些「独特」的作品,还是很值得探究的,你知道,中国留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谁吗?正是乾隆本人,他一生写下四万三千多首诗。要知道,唐诗是诗歌发展的巅峰,《全唐诗》收录两千多位诗人,也只搜集了四万八千多首诗。乾隆以一人之身,差点赶上《全唐诗》了!不可谓不勤奋。

清高宗乾隆帝(青年時期)朝服像

乾隆爱写诗,爱到什么地步?按乾隆活了八十八年来算,如果不去掉他幼年时期,他平均每天竟然要写1.3首诗。

乾隆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名门大诗人,可是事实却大相径庭,唐代的诗词很少,却篇篇经典,乾隆的诗虽然写得多,但真正具有文学价值,能够流传后世的却连一首没有。写诗讲究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乾隆却以为数量能够代替质量,成为衡量才华的标准。一直以来,乾隆的「传世杰作」总共只有两首,一首是《咏花》,一首是《咏城墙》,但是不要错误的认为人家写的有多好,恰好相反、是因为内容实在让人哭笑不得!请看这首《咏城墙》:

远看城墙齿锯锯,近看城墙锯锯齿。

若把城墙倒过来,上边不锯下面锯。

觉得够奇葩了吧?再来看看《咏花》,这首诗是乾隆流传最广的诗词。那年冬天,雪下得很大,乾隆拉了一大帮闲人,去西湖赏雪,见到西湖白雪纷飞,乾隆的诗意大发,张口就来:「一朵两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九朵十朵十一朵.........」乾隆卡住了。就在冷场之时,沈德潜赶紧接上:「皇上的诗写得太好了,请让臣狗尾续貂——飞入梅花都不见。」

其实,这两首诗并不见于乾隆的《乐善堂全集》与《御制诗集》,很有可能是后世杜撰的虚构笑话,与乾隆根本没关系。撇开偏见,乾隆写的诗虽然以废文占大多数,但是还是有一点常人的文学修养的,就像他吃黄瓜时写出的那首《黄瓜》:

菜盘佳品最燕京,二月尝新岂定评。

压架缀篱偏有致,田家风景绘真情。

这首诗轻快朴实,还蛮顺口的,有点顺口溜的气质。纪晓岚堪称得上是当时清朝的最强CEO了,除了一些津津乐道的斗智故事外,有时候乾隆写诗接不上来时,纪晓岚还会帮忙补齐。有一天,乾隆微服出巡,拉着纪晓岚随待在侧,走进一家饮酒作乐,酒过三巡,忽然听到迎亲的乐队声从楼下经过,乾隆一时诗兴大发,即兴赋了一首《新娘》描写当时的景象:

「楼下锣鼓响叮咚新娘羞坐花轿中今日洞房花烛夜.......」

乾隆吟到第三句后,想出来的都是很黄很暴力的句子,恐怕作得太下流,有失皇帝身分,于是对纪晓岚说:「你来结尾,作的好朕有赏,作不好罚你今天作东道。」纪晓风不愧为天下才子,立刻接道:「玉簪剔破海堂红」乾隆听了赞不绝口,两人痛饮而归。

原来纪晓岚额长相和想象中差别那么大

乾隆常常上一个厕所,就能写几首诗。不过身为皇帝,最重要的是治理国家,而不是附庸风雅,和大臣比文化水平高低,只是不成熟的表现。再则写诗靠的是质量,比如街道无赖出生的刘邦只写了一首《大风歌》,却名传千古;造反派黄巢的一句「满城尽带黄金甲」就能流传至今。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