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试出了刘备的诚心,商鞅初见孝公也是先进行了一番试探!

2020-09-12 23:52:15 作者: 三顾茅庐试出

胸怀大才不得展,一檄求贤入秦关。

君臣际遇风云变,废旧立新爵军功。

车裂而亡法犹在,秦皇藉此扫六合。

千古变法惟商君,成败评说待后人!

商鞅者,卫国人也,初在魏国担任中庶子侍奉公叔痤。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之后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商鞅于是去魏入秦。在秦国遇到了秦孝公,一番君臣际遇,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秦国由此而兴,最后统一了天下。

商鞅和秦孝公的相遇并不是一见钟情式的,最开始商鞅对秦孝公是进行了一番试探的。这点对于后面变法能否成功极为关键。

秦国在秦穆公后陷入了百年的衰落,期间魏国魏文侯改革,任用吴起为将,夺取了秦河西之地,秦国于是愈加衰落。虽然自秦献公开始励精图治,学习魏国先进经验。并多次战胜了魏国,但还是没有彻底改变秦国当时的地位和实力。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献公死,子孝公即位。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孝公发布了求贤令,求来了商鞅入秦。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然后就是一段君臣相遇的故事。商鞅第一次见到秦孝公,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改革方案和措施,而是和孝公谈起了帝道。帝道就是三皇五帝时的治国之道。秦孝公听的昏昏欲睡,事后责怪了引荐商鞅的景监。第二次商鞅见孝公就谈了王道,史籍记载然而未中旨。王道指的是夏禹、商汤,周文武王治国之道。这帝王之道明显是儒家那一套,对于法家的商鞅来说,绝对不是他的理想和方案。直到最后一次,商鞅才用称霸天下的那一套勾起了秦孝公的兴趣,最后秦孝公主动接见商鞅,二人相谈甚欢,数日而不觉得厌烦。

一波三折,商鞅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第一次见面后,秦孝公就不再见他,那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商鞅这么做看似多此一举,实则事关变法成败。这么做目的是为了试探秦孝公的真正的目的,和要达成这一目的决心、毅力。

一、如果秦孝公选择了前面的帝王之道,那商鞅极有可能会离开秦国再度去寻找能施展自己能力和理想的君主。所以商鞅这么做是为了确认秦孝公是不是和自己的想法目的一致。所以在后面秦孝公主动接见商鞅的时候,商鞅说“诚复见我,我知之矣”。这时商鞅已经把准了秦孝公的脉了。

二、一而再的没有引起秦孝公的兴趣,秦孝公还多次埋怨引荐人景监。说明秦孝公已经可以说是反感了。但是最终秦孝公还是接见了商鞅。这可以看出,秦孝公对于想要富强秦国的决心和渴望,他不愿放弃一点点机会,也能看出秦孝公是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十分具有耐心。

君主的决心和耐心在商鞅将要进行的变法中至关重要。商鞅的变法是十分激进和深彻的。这必然会引起旧秩序利益既得者的对抗,没有一个意志坚定的君主在背后支持,商鞅的变法没有成功的可能。后世同样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作为变法的支持者宋神宗就是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无法抵住旧势力的压力,王安石两度被起用后又被罢相,最后王安石抑郁而终,变法也以失败而告终。

《三国演义》记载了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不是诸葛亮故意为之,不得而知。但刘备凡三往乃见,可见刘备求贤若渴是真心诚意而不是嘴上说说。并且有这样坚持不懈的精神,成功也是可期的。所以商鞅的这一次试探,绝非多此一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