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秋雨7首,看杨万里如何破解秋雨穷愁,方法很管用!

2020-09-21 15:11:40 作者: 细品秋雨7首

秋雨美句还看杨万里:似雾如尘,密密疏疏,唤作蒙蒙二月初

白露立秋之间,秋因雨而凉,虽然吹散了暑气,但连绵的秋雨如果过多而频繁,会让人感觉秋天真的来了,且带寒气。固然悲秋并不合适禀赋虚弱的人,且俗语提倡春捂秋冻,但是夜来惊凉,被单觉薄,颈子后头有凉风习习吹来的感觉并不好受。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战乱流离间艰苦时代的作品,《秋风秋雨夕》是曹雪芹为多病多感的林妹妹量身定做的催命诗,这些都离现代人的生活太远,且过于悲伤,今天解读杨万里的秋雨十首,是因为它比较贴合乍凉时节普通人的小感受,且有一种清凉破愁的秋美。

“雨入秋霄滴到明,不知有意复无情。

若言不搅愁人梦,为许千声与万声。”杨万里《秋雨叹十解》

古人谈某一具体的事物,总愿意穷尽而微,并赋予万物有灵的感觉。当然现代人会认为小题大作,但是在古诗词里,却是一个人把握季节与心境变化的能力。杨万里和我一样是被秋寒惊醒,当然我的方式很简单,找秋裤,翻大被窝,继续躲进去做好梦。但显然,杨万里失眠。失眠的原因不清楚。

你说你这雨,你是有意下的还是无意下的?说你有心吧,哪年都有你的身影,说你无心吧,你这声音分明就是要把我弄醒,我好不容易睡着,又被你千声万声的惊醒,你说你是要闹哪样?

“霖霖滴滴未休休,不教解侬不白头。

却把穷愁比秋雨,犹应秋雨少於愁。.”杨万里《秋雨叹十解》

喜欢杨万里的叠词,虽然许多人写雨,绵绵潇潇飒飒凄凄惨惨都用过,但我不喜欢那种没有节制感的造景。杨万里的这首秋雨叠字,给人清凉却有节制感。雨一直都在下,但是那是背景,杨万里本身是有热度的。

果然这秋雨只是背景,触发了他的醒。他本身另有烦恼,就是压在生活的“穷愁”。

喜欢这句“若把穷愁比秋雨,犹应秋雨少于愁。”这真是大白话,也是接地气的话。因雨而醒,原来也本是生活的不安稳。杨万里是个现实主义者,他分得清自己的情绪。不过分夸张。

“湿侵团扇不能轻,冷逼孤灯分外明。

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杨万里《秋雨叹十解》

这是仲秋的雨,一雨之凉,一夜之间,团扇都不再能拿在手上,轻盈翻舞,秋雨虽凉,却洗去尘埃,那雨中的灯火,孤独清丽,分外冷而亮。

杨万里这是走到庭院里,凌晨的芭蕉叶,露出半黄的叶子,但池塘里的荷叶依然有绿色。半黄半绿正是这个季节的特点。

两家秋雨一家声,表面写的是芭蕉已经临秋,荷叶尚未看去,但是秋雨打在芭蕉和荷叶上的声音都是一样的,一样细密或者清脆。推而广之,其实这已经是千家秋雨。

但细品,却让人回味,因为有人欢喜有人愁啊。这也是杨万里善于解脱秋愁秋悲之处。自己虽然穷愁,但千家万户都在秋天里。杨万里的不同在下首。

”厌听点滴井边梧,起看空蒙一望中。

横著东山三十里,珍珠帘在翠屏风。“杨万里《秋雨叹十解》

许多心情不好的人困于秋雨,比如林黛玉,不把自己哭得肝肠寸断,眼泪掉空,那也不是她。但是杨万里却寻求破除郁闷的方式。

梧桐秋雨,声声在耳边,心情不好。他抬头去看远方,那空蒙之外,是三十里东山如卧,视野开阔,那秋雨远山,就象是一道帘子外的天然屏风,何其开阔清丽!

“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越是局促令人郁闷的小环境,越要学会替自己开扇窗。杨万里找到破除心情郁闷,秋愁和穷愁的方式,就是寻求视野的开阔,振奋心情,将小我解脱出来。秋雨中清丽滴翠的远山,让他觉得身边梧桐滴雨,也不那么令人难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