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五子良将之一,战功无数,最让人传颂的却是那次投降

2020-09-22 13:03:09 作者: 他是五子良将

魏国五子良将中,于禁是最有悲剧色彩,半生尽忠职守,战功无数,只因为一次投降,功绩无人记起,还要留下污名。

自古降将何其多?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够生,为什么要求死?来到现代,他每每沦为喽啰,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位可怜的勇将。

先来看看《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

操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

简单点说,于禁治军十分严格,严守军法,而且为人清廉,就算得到敌军财物,都不会私下取走,所以甚得曹操重用,大抵是一位很守纪律的可靠人物。

于禁字文则,汉泰山巨平人,黄巾之乱,他最初追随鲍信,很来加入曹军,属将军王朗觉得他有才能,推荐他任大将军。曹操亲自跟他对谈,就封他为司马,之后主下军功无数。破黄巾余党、讨吕布、陷袁术斩四将,等等,功劳甚多。

张绣背叛时,曹军与战不利,四散,只有于禁严守军律,大军不离不弃下且战且退,顺道捉拿打家劫舍的友军,于禁坚持要先稳住阵营才向曹操报告事件,最后成功守住阵地,得到曹操赞赏,由此事,我们知道于禁重纪律重自军安危多于自己安危的个性,得曹操赞赏,实在合情合理。

被后曹操跟袁绍的大战,他作为先登(先头部队),以二千人守延津力拒袁军。及后联合乐进的岁骑五千,击覆袁军别营,杀数千敌军,降二十余将,战果辉煌。及后回到官渡,负责守土山,袁军死伤多。破袁军后,被封为偏将军。

于禁的朋友昌豨背叛,于禁领命讨伐,及后昌豨虽然投降,但因为已过投降限期,于禁还是带泪斩了这位好友,可见他守法之严。

公元219年,这位严谨的猛将,遇上改变他一生的大事件。关羽发动樊城战争,于禁和庞德前去协助曹仁,可惜遇上大雨,大军被湮没,被围之下,于禁投降,庞德不降而亡。及后孙权擒关羽,将他留在吴。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放于禁回魏,回国时,他的胡须和头发都雪白了,曹丕表面上安慰他,却命人画上些关羽战胜、于禁投降的图画,当他拜谒曹操时看到这些图后,觉得丢脸,之后病死,下场悲惨。死后,被封为厉侯,忠义大半生的猛将,最为人传颂的,却是那一次投降,教人惋惜。

天雨被围,那刻形势比人强,于禁投降,可能不够忠义英烈,但留下有用之驱以望将来报国,也实在合情合理兼可谅,而且投降后,他也没有反叛投诚,只是被困,算不上反骨。

一个忠义大半生的将军,难道连输一次都不可以?三国时代,败将无数,投降反骨者数不胜数,偏偏于禁得此下场,实在同人不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