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VS卢象升 崇祯年间两大文臣的战与和之争

2020-09-23 10:54:37 作者: 杨嗣昌VS卢

崇祯皇帝执政中期,大明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微弱累卵,外有皇太极统帅的新生的清政权时不时入关掠夺,内有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军纵横数省,还有不断发生的天灾肆掠着大明朝北方各地。于是如何从战略上挽救大明朝的颓势就成了崇祯皇帝和当朝辅臣们的当务之急。

这个时候,时任内阁次辅的杨嗣昌提出了他的战略思路,中心思想就是“攘外必先安内”,杨嗣昌认为现在的明朝没能力进行两面作战,并且由于当时的文人群体普遍的不看好清朝会对明朝有灭国之险,小编估计当时的皇太极及清朝政权自己也没想过有机会夺得关内万里江山,于是杨嗣昌提出暂予关外清朝议和、集中物力和武力先解决内部的农民起义军,而且还在对付农民起义军的具体战术上提出了自己的计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就是在农民军经常流窜的四个省派出主力野战军队追击包围农民军,压迫农民军的生存空间,另外和这四省接壤的六个省派出地方军队在省与省的边界防止农民军流窜,集合十省的军队挤压农民军的流窜空间,最终予以消灭。

杨嗣昌的战略提出后遭到宣大总督卢象升的反对,在对农民军的策略上卢象升估计没什么意见,但卢象升是坚决的对清主战派,他坚决的反对和清廷议和。由于杨和卢两个人都是崇祯皇帝比较信任的臣子,所以崇祯也在对外的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杨嗣昌为了没人掣肘好方便贯彻自己提出的战略意图,就勾结内监高起潜准备给卢来个狠的,卢象升由于长期在外作战,并且出身东林党,所以和内监的关系一向不怎么好,所以就给了杨嗣昌机会。

崇祯十一年,清廷再一次进关劫掠,崇祯任命卢象升总督天下兵马勤王,但是在杨嗣昌和高起潜的默契配合下,他们鼓动崇祯不断从卢象升身边抽离部队,最后导致卢象升以极少兵力在巨鹿被清军包围,而高起潜当时带着最精锐的辽东军数万人离卢象升被包围的地方只有几十里路却拒不救援,最后卢象升所属力抗清军不敌,卢象升本人阵亡。

卢象升死后,激烈反对杨嗣昌战略的人没了,但是杨嗣昌还是没能把他的战略完整的实施成功,因为在对清廷议和的过程中,崇祯皇帝好面子,不愿意承担丢土弃民的名声,而清廷提出的条件又太苛刻,所以和清这一路是没法继续了。而在对内的剿灭农民起义军的问题上,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术需要极高的指挥和配合,杨又高估了明军各个系统之间的配合程度,结果在卢象升死的三年后,杨嗣昌被逼着亲自出京带兵剿匪,被张献忠虚晃一枪,杨嗣昌以为张献忠流窜到四川去了,带着军队就追过去,结果张献忠杀了个回马枪偷袭襄阳成功,还杀了襄阳王,由于失陷亲王,杨嗣昌惊惧之下一病不起,最终病死在湖广。在杨嗣昌死后不久,关外战场也落下帷幕,在著名的松山战役中,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大明最后的精锐野战军被清军截断粮道包围击败,从此大明朝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再无可用之军,只能是等待灭亡。

杨嗣昌和卢象升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卢象升长期在外和农民军及清军作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战术指挥能力。而杨嗣昌做为中枢大臣,战略统筹能力也不差,他提出的关外暂和、关内大打的战略以当时的内外形势和财政压力而言也是正确的。可惜的是这两个人不能有效谅解配合,最终互相倾轧败亡,所以说团结在任何时候都是最最重要的。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和谐探讨,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