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隆兴北伐”谈起,看宋孝宗的雄心与无奈

2020-10-01 11:55:12 作者: 从“隆兴北伐

迫于舆论压力,高宗不敢反对张浚(主战派)复出。不过,硬的不行来软的高宗认为既然不能明撤张浚,至少得给他施压。因此,当孝宗想升张浚为宰相时,高宗就提出让汤思(主和派)也出任左相。

来自群臣的压力虽说之前孝宗已经罢黜了不少主和派官员,然而,在高宗的支持下,“新主和派”又开始“兴风作浪”。

群臣里以史浩为代表。史浩是孝宗的老师,为人比较正直清廉。虽说他也支持为岳飞等人平反,也推荐了诸如陆游的有识之士。然而,他却是个“新主和派”。

史浩所想就是希望孝宗能休养生息,明确点说就是继续偏安一隅。在他的劝说下,孝宗甚至有些动摇,也企图通过和平手段废除“绍兴和议”。

史浩曾提出:

官军西讨,东不可过宝鸡,北不可过德顺,其离蜀太远,恐敌潜袭,保蜀反以亡蜀。

孝宗在他的提议下,放弃了已经在川陕地区收复的大量领土。大将吴璘正处于攻势,听令后又不得不撤军。而金军又趁此发起反击,数万军队仅剩7000余人生还。

孝宗这才“幡然醒悟”,怒斥了史浩一通,又开始雄心勃勃地计划着北伐。

来自金国的压力先前金国内乱,南宋还以为敌军得花好一阵子才能恢复元气。然而,完颜雍上台以后,立马对前任的陋习拨乱反正。没多久,金朝政局又趋于稳定。

既然已经稳定,金朝的下一步计划就是“收复”失地。1162年,完颜雍就派大将纥万烈志宁领兵十万进驻河南。在军队支持下,金朝人扬言:如果南宋不乖乖就范(继续缴纳岁币,并维持《绍兴和议》中割让领土的条款),尽搞一些“小动作”,我们就将举兵南下。

艰难的北伐

面对重重压力,孝宗也有点动摇。但在以张浚为首的主战派的大力支持下,孝宗还是抵住压力,绕过三省和枢密院,直接向张浚等前线诸将下达了作战命令。

二十天的战争没错,这次北伐也是孝宗这辈子唯一的一次北伐,只用了短短二十天就宣告了失败。

起初,宋军将士们斗志高昂,颇有收复之意。没多久,宋军就在陡沟大败金军,随后乘胜光复灵壁。而后,战局却突然急转直下。不多时,13万人马全军覆灭,数万人被俘虏,多数士兵命丧黄泉,只有少部分人逃了回来,史称“符离师溃”。

明明有个不错的开头,为何最后是这番惨淡的结果?

将帅不和此次北伐的两位大将分别是李显忠与邵宏渊,二人都曾为抗金做出过不小的贡献,且都在隆兴初年被重用。

不过,不同的是,李显忠是个坚定的抗金将领,而邵宏渊却心胸狭隘,争强好胜。由此,二人性格截然不同,这也为“符离师溃”埋下了伏笔。

刚开始,李显忠部大败金军,并且军纪严明,百姓皆来归附。与之对应的邵宏渊部,以十倍之军攻虹县敌师,却仍是久攻不下。而之后李显忠派人去劝降,这才攻破虹县。

邵宏渊心胸狭隘,由此忌恨李显忠。因此在之后的战役中,他总是作壁上观,若是李显忠部打赢了,他就乘胜追击;若是输了,那就跟着撤退。

由于战况不错,邵宏渊提议当重赏将士,但李显忠认为不妥。于是,邵宏渊就纠集一批悍将开始起哄鼓噪,以致军心不稳。

蔡东藩作了首诗:

两将离心至覆兵,大功竟尔败垂成。阜陵空作长城倚,德远原无择将明。

二人不和的后果,可想而知。

骄兵必败李显忠个人也有缺陷,虽然有本事,但太过骄傲。在收复宿州以后,他并没有积极备战。在他眼里,金军只不过是一群蝼蚁,前线的失地简直唾手可得。

他曾说过:

区区万人,怕他甚么。

如此轻敌,怎能不败?

败给了懦弱纵观全军,像是李显忠那样“只知有进,不知有退”的军官寥寥无几。

诸如李福李保这样的临阵脱逃者(甚至率众逃跑),不在少数。连军官都畏畏缩缩,手下的兵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