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山区支教10年的德国人:我不想感动中国,是中国感动了我

2020-09-15 11:21:18 作者: 在中国山区支

引言:央视著名主持人柴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面对卢安克,我土崩瓦解"。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让柴静土崩瓦解的卢安克到底是谁?

1、 卢安克是谁,他与中国的结缘契机

卢安克是一名来自德国的教育研究者,他多次在留在中国的贫困乡村做公益支教活动,给乡村的小孩带来了很多很多的温暖。这位温暖又有爱心的外国教师有着蓝色深邃的眼睛、黄头发,白皮肤,长得高高瘦瘦的。他曾当过工人,帆船教练。他与中国结缘的契机是源于一次旅游,1990年的夏天,卢安克第一次来到了中国,这一次旅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十分喜欢中国,为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中国,他开始来到中国的东南大学留学,一年后转到了广西农业大学,也因此结识了一群可爱的广西学生。

卢安克在97年间,在广西开办了一家德语教育机构,但迫于没有就业证,被处罚了3000元。再回到德国两年后,卢安克再次回到中国广西,这次他成为了当地学校的一名教师,但迫于教育的差异,没能将学生的成绩提升,也就此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他的教育遭到了家长们的反对,因此卢安克被学校开除了,但这并没有打压掉卢安克对于教育的信心。卢安克在过后不久便成立了自己的办事处,这一下子终于没有人可以阻挡他对于教育的执着了。

2、 卢安克对于教育的执着

柴静的采访团队跨越了千山万岭来到了卢安克支教的小山村这里对卢安克进行采访,让柴静很难理解的是为什么一个外国人会来到一个这么远、这么偏僻的小山村支教呢?卢安克在采访的时候穿着一双破旧的运动鞋和比较随意的着装。

在衣着打扮上卢安克显得很随意,但是又给人一种很亲近的感觉,让人对他不会产生距离感,也因为卢安克这样的性格和风格,村里的村民和孩子都很喜欢他,大家都叫他"洋老师",在采访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不会害怕,产生抵抗,而是靠在卢安克身上翻滚打闹。在村里人的眼中,卢安克就是一个洋雷锋的存在,他生活节俭,热爱公益慈善事业,他将自己父母给的生活费和自己写稿的稿费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自己每个月的开销都不达200元,十分的节俭。

3、 卢安克害怕出名,却躲不过出名

卢安克热心支教和支持慈善机构的事迹很快就传到了网络上,在网络上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因此许多媒体纷纷上门探访,为了躲避这些媒体,卢安克通常会躲到学生的家中。但尽管如此,卢安克宁静的支教生活还是受到了影响,很多人质疑他到山村里支教的真实意图,怀疑他图谋不轨。卢安克最后还是因为种种的原因离开了他热爱的事业、离开了热爱的土地和学生。其实,卢安克也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他只是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程度比常人多得多,他只是敢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业。然而,当有人推荐他参加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时,他却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没有感动中国,是中国感动了我。”

总结: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喜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做评论,给人下定义,例如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舆论,网络暴力,有些时候,你的无疑的揣测和猜疑,会把一个人的好心和善意给磨灭的。减少猜疑,多点信任,世界会更美好!你怎么看待这位远离家乡来中国执教的外国人?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历史的变革与时代的发展我将与你同在!

《南方周末》评论员戴志勇曾说:“这个时代最缺乏的。不是伟人.不是圣徒。而是一大批拥有起码精神修养,能包容不同价值追求.理解一切美好与善意的平常人。他们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对幸福的理解。建立在人之为人的天性与良知的基础之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