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新趋势,以后生猪养殖行业还有前景吗

2020-09-16 00:50:10 作者: 猪场新趋势,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而生猪养殖行业需要的是“稳”,确保养猪业平稳运行、平稳发展。由于环保政策趋严,部分猪场被拆除,以及新建猪场数量较少,生猪存栏量减少,未来生猪养殖大势预计为散养户退出,趋同规模养殖方向。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及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养猪业年出栏30万头以上的企业有20多家,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企业有几百家,而规模较大的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企业有200多家。

猪业“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2020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猪场比重提高到52%。所以,未来10年将是中国猪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规模的发展将推动大型养殖企业和超大型养殖企业的诞生。

今后中国养猪业的发展趋势将越来越好

近年来,猪场拆迁、禁养双管齐下,无疑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历经长时间的猪价低迷,虽然目前猪价稳定上升,但许多养猪户仍处于被套牢的状态,大量资金投入到猪场建设中,资金回笼或刚刚取得成效,甚至于部分养殖户疲于奔命。谈到这里,养猪人满腔怨恨,但污染问题岂能回避?虽然环保和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困惑,但是适应发展的需要是上策。

禁止令、拆迁令,都是为了提高养猪业的环境质量,促进其良性快速发展。政府部门的整修仅仅是第一步,后续工作还很多。对规模养殖场,要严格执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范,鼓励建设沼气工程等,确保不影响周边地区的水源和生态环境。对小散养户,也要合理引导,或出台鼓励兼并做大的政策;或划为养殖区,吸引散户入市养殖,政府对在建的养殖场和污水处理设施给予财政补助。另外,建立和加强长效监管机制,确保饮用水源附近无各类养殖场出现。与此同时养猪户也应尽快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不要以怨天尤人取而代之,“打铁还需自身硬”,创新发展才是王道!

常言道,猪吃饱了。养猪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加收入、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猪肉产品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副食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生猪产业无疑正在经历一场结构调整的大变革,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生产方式的弊端和转型发展中的阵痛正在逐步显现。

基建很弱,生产模式比较落后

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下分散饲养生猪的养猪场约占养猪场总数的30%,中小型养猪场的养猪场大多生产设施设备落后,养猪场管理粗放,养殖环境差,标准化养猪场比例低,养猪场总体上仍处于数量增长的粗放模式,出栏量虽然增长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有较大差距。

产量大幅度提高,养殖效益显著下降

近几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玉米作为饲料用粮出现了刚性需求,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内粮食的预期增长速度,导致价格不断攀升;同时,养猪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等方面的困难,也严重制约了养猪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养猪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但养猪的价格没有相应上涨,使养猪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一直处于亏损或微利经营状态,整体效益明显下降。

疾病流行情况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近几年来,由于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加上环境污染加剧,饲养管理不善,抗生素滥用等问题,加重了细菌病毒变异的速度,使猪的抗病能力严重下降,生猪疫病呈现高发混合态势,不仅给治疗带来困难,造成死亡率上升,而且猪肉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风险激增,严重削弱了我国生猪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在低碳养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以零排放、零污染为特征的发酵床养殖技术也备受关注,公司的干撒式发酵床由于具有成本低、技术成熟、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等优点而被广大养殖户肯定和接受。过去,养殖技术从未像现在这样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