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蚌埠市区一拆迁工地里竟“藏”着一座明朝寺庙!

2020-09-17 14:03:37 作者: 【探寻】蚌埠

走近大庆路“泰山庙“ 探究其百年沧桑

位于大庆路北段一处拆迁空地内,

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庙,

名叫“泰山庙”,

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虽然这座庙从明朝相传至今,

不过很多本地人

都不知道这座庙的历史。

记者和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郭学东一起来到这里,寻找泰山庙的足迹,它就隐藏在这拆迁区域的废墟里。

据郭学东介绍,这座庙应当是在明代万历年间,由神宗皇帝降旨修建,时间大约是1370年以后,距今应该有几百年了。

远远望去,泰山庙像一座孤岛,进入泰山庙的道路也很难行走。

从东侧狭窄的小门走进院内,里面一片狼藉,几乎没有下脚处,经过转弯,才来到庙内。

郭学东介绍,正殿中间供的是泰山奶奶的像,大殿的东房供的是观音,另外在东边有一棵大树上挂了一约500斤重的生铁古钟。

泰山庙顶部已经坍塌,大量瓦片掉落下来,在残垣断壁间,还可以看到昔日的历史足迹。据介绍,当年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准备在凤阳修建中都城,为使中都城不受淮河水患,征发数万民工沿淮河中段筑堤。

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郭学东:“因为很多民工受不了饥寒交迫和牢狱之苦,曾经起来造反,在修河堤的一批民工,也是在冬天也是出现了。群民激恨,也是受不了这个苦,也被当时的官军误认为要造反,把他杀害了,到了万历年间的时候虽然去明初已经200年了,因为万历的年代,神宗皇帝上台以后开启了万历新政,要繁荣发展,就考虑到当年处理这些民工是有悖于常理的,为了安抚这些民工的亡灵,降旨修建了泰山庙。”

到了清朝,泰山庙又经历过一次修缮。

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郭学东:“为了安抚民工,无辜被杀害的亡灵,也就在淮河岸边,那么由于可能当时的水灾比较多,就像淮河的岸边的南边迁移,迁移到现在的这个位置。”

明朝相传至今 “泰山庙“亟待保护

明朝始建,

清朝翻修,

这座泰山庙,

经历过明清两个朝代,

一直保存至今。

泰山庙代代相传,一直传到了今天,虽然附近居民都知道有它的存在,但是由于荒芜数年,已经没有市民再去拜庙。

这座经过明清两朝的泰山庙,转眼到了1936年,由当时王姓和郑姓人家进行了再一次的修缮,从此,泰山庙从官庙成为了私庙。

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郭学东:“这个时间已经跨200多年了,后来这个庙的性质也慢慢变了,后来又把观音也请进去了,道家和佛家合在一起,泰山奶奶和观音,视为人们现实的人来求子,拯救人类的苦难,有这样一个现实的功利性的目的。”

据了解,当初该庙有大殿5间,供奉为泰山奶奶,两侧有东西厢房各3间,前面为前层房5间,院中有两人合抱的古树一棵,树上挂生铁古钟一座,重约500斤,撞钟时声音可传数十里。据说,这里以前 每逢每月十五、二十九,就有庙会,庙会的香火很旺也很热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