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银两,有元宝钱、纹银、足银等之分,它们以什么标准兑换?

2020-09-17 13:03:07 作者: 清代的银两,

在现代人眼中,“银子”代表的就是金钱,也是明清时期流通的货币。其实,银子这种说法比较宽泛,清代时对银子的叫法有很多种,有元宝钱、纹银、二四宝等,这些不同的银子官方是有统一的规定的。

康雍乾时期银两统称为元宝银,并根据重量分为元宝、中锭、小锭、滴珠。元宝重约50两,多用于大额支付;中锭重约10两,多为秤锤状;小锭一般3-5两,状如馒头;滴珠、福珠均为一两以下的碎银,一般作为银锭的补充。值得注意,这些银两只是在重量上做了定义,并没有涉及银两的纯度。

清代银子的铸造并非全都出自官方,因此康雍乾时期各地银两的成色也有所不同,大概有100%纯银,99%以上的足银,93%以上的纹银以及90%以上的标准银。和银两成色一样,清代银两重量“一两”在不同的地方的也有不同的标准,中央府库每两的标准是37.312克,地方府库则大小不一,大致也保持在这个水平。

银两的成色、重量不同也就带来了很多问题,为此朝廷在各地设立了炉房和公估局,专门负责银两的铸造和鉴定。炉房负责铸造,公估局负责鉴定。炉房将银两铸造完毕之后,必须送交当地的公估局鉴定成色、重量,在表明重量与成色之后方可在市面流通。这和现代纸币上的编号是一个道理。

银炉主要是由户部和工部设办,当然私人也可开设银炉,但需向朝廷户部申请,发给执照方可。尽管出台了这些政策,但是银两容易掺假,在实际流通中依然需要交易双方检验成色,而实际上做不到每一笔交易都会去检验银两的真假,这给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康乾盛世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这就迫切需要商品交易的计算单位一致,这就诞生了纹银。纹银起源于康熙时期,是法定的银两标准成色,银含量为93.2%,在银两的实际流通中,各种宝银都以纹银作为标准核算价值。比如一种名为“二四宝”的白银,其成色为98%,也就是说每100两银子里含有纯银98两。

按照这样算来,100两“二四宝”就比100两纹银多出4.8两。由于清代宝银的重量为50两,依次计算,每50两“二四宝”就比50两纹银多出2.4两,这也是“二四宝”这个名字的由来。

在实际流通中,由于50两“二四宝”比50两纹银多出2.4两纯银,那么它的价值就是52.4两纹银。以此类推,各地银两均以本身成色与纹银比较,然后计算流通价值。比如足银成色为99.2%,那么换算过来就是53两。

除了传统的银锭外,康雍乾时期同时流通着大量的美洲银币。康熙年间流入中国的美洲银币主要为双柱、威尼斯银元及法国埃居。乾隆年间,银币流通则更为普遍,通用的有三种,分别为马钱、花边钱、十字钱。

马钱是荷兰于1659年铸造,每枚重8钱6分左右;花钱由西班牙在1732年铸造,因其钱边有麦穗纹所以称为花钱,这种银币大小不一,流入中国的有两种,大者重7钱2分,小者为3钱6分;十字钱有很多,流入中国的主要是葡萄牙的十字钱,重量在5钱6分左右。

到了嘉庆时期,各种银币相继流入中国,由于中国各地区与国外的联系程度不同以及本身货币体系的差异,相对于内陆地区,银元在对外贸易较多的南方沿海地区流通范围更广,接受得更早一些。这些美洲银元在当时也成为了一种普遍流通的货币,是得到官方认可的。

清代的银两管理和流通一直是各朝统治者颇为头疼的事,乾隆曾说银钱一事最难办理。因为官方和民间银钱成色不统一,让许多官员有了可乘之机,那些民间造假从事银两兑换的私人机构也从中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