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写《水浒传》有一个失误,在梁山宴席里,缺一种重要的美食

2020-09-25 07:38:14 作者: 施耐庵写《水

“但凡世间无仁义,人人心中有梁山。”一个又一个梁山好汉,被小人陷害,逼上反抗皇帝的道路,他们大碗吃酒,大块吃肉,却也活得快活。《水浒传》以其独特的文风吸引了无数读者,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好汉结义时,大摆酒席,觥筹交错时的酣畅淋漓,但是施耐庵却少写了一种美食,这种美食如今依旧吸引着无数人的胃,究竟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智取生辰纲”,“风雪山神庙”,“醉打蒋门神”,“三打祝家庄”等等,一章章经典的情节,展现了一个个真性情的汉子,故事的上半段,一百单八将上应天罡地煞之星,齐聚水泊梁山一寨,与南宋官兵们,斗了一次又一次,堪称是一篇鲜活热血的反抗史诗,在故事的后半段,他们被朝廷招安,远征辽国敌军,战死沙场者数不胜数,引得读者唏嘘不已。如今《水浒传》早已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化身为一个文化符号,历经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水浒传》中对于好汉的形象描写,往往不吝笔墨,比如:“却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从梁山好汉劫法场时,对李逵的描写,就可以得见,这部小说着力展现各位好汉的性格,当写到饮食方面时,却简单得出奇,常常都是筛几斤黄酒,切几斤牛羊肉,又或者是宰牛杀猪,齐聚一堂,至于具体吃什么,展现的比较少。

要想搞清楚在北宋时期,上至官宦,下至百姓都分别吃什么,《东京梦华录》是必须要看的书籍,这是宋代孟元老写的散记文,展现了宋徽宗在位年间,东京(开封)文武百官和老百姓的生活面貌。其中有这样的记载: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爊肉、干脯。王楼前貛儿、野狐、肉脯、鶏,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鶏碎。至朱雀门,旋煎羊、白肠.鲊脯、爝冻鱼头……由此可见,当时的京城美味珍馐不在少数。

那为何施耐庵写的《水浒传》中,写到酒席,就只有宰牛杀猪,捉鸡捞鱼等干巴巴的景象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施耐庵的生平经历。施耐庵出身寒微,十九岁中秀才,三十六岁就和刘伯温一起中了进士,为人清廉仁义,后因不满官场黑暗,几年后,就辞官归隐。如此这般嫉恶如仇,清正廉洁的人,自然是囊中羞涩,对餐桌上饕餮珍馐不甚了解,所以他这样简单地写是可以理解的。

也有人认为,水泊梁山好汉,大都出身低贱,对于饮食自然不甚讲究,所以作者应该是有意为之的。小编并不能认同这种看法,且不说梁山头领宋江是押司吏员出身,像卢俊义、林冲、关胜、呼延灼、柴进这类英雄,哪一个不是家大业大,身份高贵,他们在入伙前身份不仅不低贱,甚至十分显赫,所以梁山的餐桌上,不可能都是手切牛羊肉,大块脊骨这种“路边摊” 菜。

就梁山的富庶而言,做几道著名的菜肴,并不是难题。比如“拨霞供”这道美味佳肴,就一定会存在于聚餐桌上,只是施耐庵先生没有将它描写出来,您不知道何为拨霞供?其实就是火锅呀。据史籍记载,宋代士大夫阶级崇尚野味,食野兔之风尤盛。“拨霞供”即“兔肉涮锅”,当然在涮兔肉的时候,也会加些其他的东西,这不就是火锅吗?不过,有一个需要特别提出的细节,当时的火锅必然不是“麻辣口”的,因为辣椒产于西亚,中国人开始大范围食用辣椒,是到清朝的事情,宋朝人根本不知道辣椒为何物。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