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影响深远的著名悬疑案?

2020-09-25 10:54:06 作者: 历史上有哪些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留下一些让人疑窦丛生的历史悬案,这些历史上的悬案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揭露出它真实的面目,而是让人对他的关注不曾有所减少。下面我们就去看看两个对历史影响深远的悬案。

赵匡胤离奇死亡后引发的“金匮之盟”和“烛影斧声”之说

公元976年10月19日晚上,年仅50岁的宋太祖赵匡胤宣召他的亲弟弟赵光义到皇宫里来饮酒,之后并让他留宿宫中,第二天早上,宋太祖赵匡胤爆死于宫中。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并不是他的儿子继承皇位,而是他的亲弟弟赵光义登基称帝。关于赵光义登基称帝有两种说法。这两种说法分别是“金匮之盟”和“烛影斧声”。

“金匮之盟”,说的是在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杜太后问太祖如何能得天下,宋太祖赵匡胤回答说全靠祖宗和太后的恩泽。

太后说:“是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么能取得天下?日后,你当吸取教训,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此乃社稷之幸。”

杜太后说完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对她跪拜行礼接受教训。杜太后命赵普把她的遗命写入誓书中,藏于金匮之中。

“烛影斧声”,说的是在宋太祖赵匡胤在一次晚上召见赵光义进宫饮酒,并让他一同留宿宫中,左右的人都被太祖打发到外面去了。在席间有人在外面见到烛光下的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有躲避之状,又看见太祖用斧头戳地的声音,并大声说:“好为之”。第二天早上太祖暴毙,太后让太监去召赵德芳进宫,但是太监却把赵光义领来,赵光义拿出“金匮之盟”,登基称帝。

“金匮之盟”和“烛影斧声”本来就是一个事情,无非就是太宗赵光义登基继承皇位的合法性,金匮之盟是对太宗登基称帝合法性的肯定,烛影斧声而是对赵光义登基称帝合法性的质疑和否定。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成了千古之谜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想要把皇位继承权给太子朱标,但奈何造化弄人,太子朱标不争气,没多久就病逝了,这个时候的朱元璋真是傻眼了。他的这些儿子中,他最看好的就是朱标,在朱标死后,朱元璋并没有另立太子,而是把他喜欢的孙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也就是说要在他百年之后,把皇位继承权给这位皇太孙。

朱元璋在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后,害怕自己的孙子在登基称帝后,没能驾驭住那些对明朝有功的开国元勋,如是心狠手辣的老朱开始大肆清除有功之臣,最后所剩下的几乎都是些碌碌无为之辈,这就为以后靖难之役朱允炆战败留下了埋伏。

朱允炆登基称帝后,看到各路藩王对皇权的威胁,急于求成的他没能看清当时局势,而是过于激进的想要进行撤藩,本来各藩王对他登基称帝就有意见了,最终忍无可忍的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

燕王在前期没有多少优势的情况下,最后慢慢的扭转局势,打进南京城。朱棣进入到南京城后,搜遍了整个南京城都没有找到朱允炆,从此朱允炆下落不明。朱允炆下落有很多种说法,有说他在朱棣攻入城内前就已经偷偷的逃出了南京城,在某地养精蓄锐,准备东山再起;还有人说他在战乱中死亡,也有人说他后来去做了和尚。

朱棣在登基称帝后,对他的这个侄子很是不放心,如是就派遣郑和下西洋去寻找建文帝,以求能斩草除根,无论朱棣如何寻找都是做无用之功,建文帝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他到底去了哪里也成了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