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中互促 合作间共赢

2020-09-27 08:57:00 作者: 竞争中互促

来自国内电影产业的大咖围绕院线与网络的关系,展开深入对话

郑报全媒体记者 郭韬略 聂春洁 文 张为涛 图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对很多传统行业都形成了巨大冲击,电影产业同样也不例外。特别是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传统的电影院线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上网看电影”成了很多人的新选择。

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电影人如何应对互联网的冲击,院线与网络如何“相处”?26日下午,在百花高峰论坛——“院网协同 共赢未来”圆桌论坛上,来自制作、发行、互联网等领域的行业大咖各抒己见。

共融共通 大势所趋

在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看来,互联网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对传统电影行业形成冲击的同时,也加速了处于转型发展期的中国电影的创新。“短短几年时间,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些新产品新模式正在重塑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现阶段网络电影不仅仅是院线电影的补充,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与院线电影同样重要的电影放映形式,是未来中国电影产业实现增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面上看,这仅仅是这一个发行渠道的市场竞争,但从本质上讲,它反映出的是现在产业运行机制与新时代产业发展模式之间难以匹配的矛盾,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去沟通、去配合、去磨合,找到合适的解决思路。”

早在电视诞生之初,电视与电影之间也曾出现过零和博弈的对立局面,但最终却找到了彼此的定位,走向了合作共赢。所以在与会嘉宾看来,院线与网络虽然存在竞争关系,但共融共通才是大势所趋,作为电影从业人员,只有去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时代,方能在竞争中互相促进,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博纳影业行政总裁蒋德富从自身公司发展角度考虑,认为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能硬”:“不光要拍大银幕的电影,网络电影也是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副业,它也是我们宣传推广大电影、不断挖掘潜力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大电影和网剧、网络电影剧讲述故事的方法、拍摄技术有很大的区别,对于大电影来讲,网络电影和网络发布的一些节目也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比如讲故事的方法,比如如何吸引年轻网民、年轻观众,得到他们的关注。这两个板块应该是互通共同发展,两者兼具也是我们电影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顺势而为 培养人才

好的电影要有好的故事、好的制作,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在著名电影制片人叶宁看来,网络电影的兴起,恰恰是拓宽了赛道,给了很多年轻人机会,加速了电影人才的成长。“之前只有院线一条赛道,所以对年轻人而言,要得到机会很难。很多优秀的低成本的电影之前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很难得到关注,但是现在有了网络平台,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创作多了一个平台,也就多了一个直达观众的机会,机会多了,自然能促进电影人才的培养”。

著名电影策划人、制片人魏君子也同样提到了人才的培养,他认为,内地可以借鉴香港模式,培养和训练一批拍强类型电影的人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期,他们非常擅长拍那种强特效、强视觉的强类型电影,而且产量极高,训练了一批技艺娴熟的电影人才。对于内地电影而言,之前我们如果要用同样的模式,试错成本太高,毕竟只有院线,但现在网络电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复制这个模式。网络电影的创作因为用户的观影习惯不同,他们要想尽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所以要下很多功夫。网络电影成本低,花小钱办大事,就像健身那样对肌肉进行强刺激,在不断强化的过程中,人才也就能不断成长”。

共存共赢 未来可期

网络电影给了年轻的创作者机会,随着内容的成熟和发展,也反过来能促进院线电影质量的提高。

叶宁表示:“这会是中国电影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人物形象,这是所有电影从业者都要回答的问题。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在讲述优秀故事方面没什么不一样,好的故事一定能吸引观众,好的电影也能让人更留恋它的光影。我们要运用世界电影的优秀语言和结构来反哺中国故事,大胆地破局,大胆地拥抱创作。在改变电影的商业模式,尊重创业模式,拥抱年轻创作人的同时,去帮助他们,中国电影就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态和环境,这个是难得的机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