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制之争增加美大选不确定性

2020-09-17 15:20:34 作者: 投票制之争增

自2006年印第安纳州推出首例身份识别法以来,实施严格身份识别法的各州围绕该法的争议、诉讼一直不断。2020年7月,美国最高法院以5:4否决了阿拉巴马州地方法院的裁决,该项地方法院裁决允许阿拉巴马州选民以邮寄方式投票,而无需提供带照片的身份证件。高院的裁决标志着对于严格的选民身份识别法的支持,从而为本次大选邮寄投票中的选民资格认证提供了参考判例。大选在即,当前保守派大法官占优势的高院作出这项最新裁决,表明围绕选民身份识别立法主导权的争夺始终是2020年大选中两党博弈的重要环节。

此外,民主党人对于可能的选举结果的态度也值得关注。8月25日,前国务卿希拉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今年大选因邮寄投票可能会延迟公布选举结果,而共和党人可能会趁机从中做文章,扰乱邮寄投票,以最终在选举人团票数上获得优势。因而希拉里建议拜登,在所有选票清点完毕之前,“无论如何不要承认败选”,并做好法律诉讼的准备。美国总统选举实行的是“选举人团”(ElectoralCollege)的间接选举制度,各州分配的“选举人团票”(electoralvotes)数量相当于该州的国会两院议员总数,选举人团制度采用“胜者全得”的原则,即获得州内普选票数最高的候选人将囊括该州所有选举人团票,赢得270张或以上选举人团票的总统候选人即获胜,因而能否当选总统取决于各州选举人团票的总和,而非全国普选得票的总和,这意味着大选结果产生“少数票总统”(minoritypresident)的可能性。“少数票总统”现象在美国历史上出现过5次,最近的一次即2016年大选,其中希拉里的普选得票数总和比特朗普多出30多万张,却因输掉选举人团票而败选。值得关注的是,与历史上出现的“少数票总统”相比,2016年大选结果引发了更为广泛、更持久的社会争议,全美多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抵制特朗普作为“少数票总统”当选,在奥克兰、波特兰等大城市,抗议甚至一度演变为暴力骚乱。与此同时,在选举结果公布后,400多万选民在美国知名请愿网站“改变”发起联名请愿,呼吁选举人团代表在12月选举人团投票时尊重普选民意、投票给希拉里。按照选举人团制度,各州选举人团代表在12月投票选举总统和副总统,代表通常须宣誓投票给各州选举人团票的获胜者,但也存在选举人团代表出于某种原因违背誓言的偶发情况,因而这一请愿诉求可以说是违背了选举人团制度原则。从街头抗议到联名请愿,“少数票总统”在2016年大选中激起的巨大争议折射出近年来美国社会的撕裂与政治极化趋向,社会贫富分化、种族矛盾加剧则是背后深层次的动因,而愈演愈烈的党派政治缠斗致使社会裂痕进一步加深,引发民主政治危机。

投票制之争加剧美国民主政治危机

投票制引发的争议增加了2020年大选的不确定性。首先,因各州在具体投票方式、选民身份识别等方面法规不同,且开始计票的时间也不一致,大选结果能否及时公布难以保证。根据知名市场调研公司益普索集团近日民调,目前只有36%的选民预计大选结果会在选举当日公布,超过半数选民预计大选结果的公布将推迟,其中24%的选民预计选举结果将在大选日过后一两天内公布,14%预计一周后公布,13%预计几周后公布,而12%甚至预计将在大选日一两个月后才会公布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大选结果公布的推迟可能引发对于选举结果本身的质疑。正如益普索集团美国公共事务部主任指出,目前真正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于,输掉选举的一方是否会承认另一方当选的合法性。而这种担忧事实上不无道理,特朗普猛烈抨击邮寄投票,一方面在于压制对手投票率,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为大选失利的情况做铺垫,一旦在本次大选中败选,不排除其会以邮寄投票存在“选民欺诈”为由质疑选举结果的可能性。特朗普曾多次公开表明邮寄选票意味着“被操纵的选举”,进而质疑选举的正当性。8月,共和党举行为期四天的全国代表大会,并正式提名特朗普为总统选举候选人,在党代会开幕式演讲中,特朗普再次抨击邮寄投票,并提出,民主党“能够击败我们并取得这场选战的唯一方法,就是操纵选举”,民主党和拜登正“利用新冠疫情窃取美国人民公平、自由的选举”。事实上,特朗普在7月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就曾表示,对于如果败选是否会承认选举结果这一问题,将“视情况而定”,同时指责邮寄投票将导致选举被“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