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为科学攀登者赋能

2020-09-10 16:06:38 作者: 【中国科学报

在丁林的学生、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博士生熊中玉心中,丁老师身上充分体现着“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 这种科学家精神始终激励、引导着我们脚踏实地努力做出新成果,为国家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

李永舫:没有假期的人

“李老师是全组唯一没有假期的人。”已从国科大毕业的博士生孙晨凯这样评价自己的导师——国科大岗位教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永舫。

出生于1948年的李永舫,人生履历表上刻着时代的烙痕:少年时挨饿,高中毕业时务农。1977年高考恢复后,当了9年农民的他,以29岁“高龄”考入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抗菌素专业(现生物工程专业),1979年又提前考取该校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走上科研道路。

从读书时成为当时华东化工学院副教授胡英(现为中科院院士)的《物理化学》课程助教,到带领课题组潜心研究光伏材料和太阳能电池,再到培养出一批批研究生和本科生……几十载学习和研究生涯,李永舫经历了一系列身份转换。

但无论做科研还是教学、当学生还是老师,他都强调做事要有清晰的思路。

2014年,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李永舫与化学所另外两位老师接到新的任务:共同执教《化学原理》。

李永舫从事有机光伏材料研究已有几十年,但为本科生上课还是头一回,而且,这门课是化学、材料、生物等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重要性不言而喻。在60个课时内,他不仅要带领大一新生了解化学世界的框架,更要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自学能力。

如何在教育和科研之间转换角色?没有丝毫松懈,李永舫开始认真准备。除了请北京大学的老师交流教学经验、比对国内外名校的课程资料外,他还把近500页的教材通读了好几遍。刚开始教课时,2个小时的课程内容,李永舫要花20个小时备课。

对刚入门的新生而言,把握化学这门学科的整体脉络并非易事。但在李永舫这里,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清清楚楚。他好似一位园林造景师,不同章节出现的概念仿佛园林中的一棵棵树、一座座假山,他深知如何排布它们的出场次序,每到一处,就将涉及的背景知识娓娓道来,让学生在心中生出框架,再开枝散叶。

课堂上,李永舫还会引入最前沿的成果,用重磅论文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李永舫每天在办公室的时间超过11个小时。除了大年初一,只要不出差,他从来都是早上8点前到办公室。

为本科生上课,李永舫也保持了一项超常规的纪录:从2014年到2019年,无一次调停课。赶上上课当天要出差,他就把行李拎到教室、下课后直奔车站。若遇到院士大会这类封闭式会议期间有课,他会专门请假赶回学校,上完课再接着去开会。每逢期末监考,他一定亲自到场。改起教案或论文来,他从来都是仔仔细细从头改到尾。

李永舫用八个字回应他对教学、科研事业的体会:热爱、用心、努力、认真。

对于获得“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优秀教师奖)”,李永舫表示,“对老师而言,拿到优秀教师奖是很好的荣誉”。他又提到,“希望以后多推荐一些年轻的老师,鼓励他们努力投身到教学工作,让国科大的本科教学再往前进一步”。

孙应飞:平行世界里的穿行者

在“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优秀教师奖)”的评选标准中,“热爱教育工作”这一条列在首位。

对国科大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孙应飞而言,教学就是他的现实世界,而他要上的《随机过程》这一课程,则须教会学生在抽象和虚拟中理解建模的意义。

教学数十年,孙应飞面向研究生开设的《随机过程》早已驰名校内外。无论是决定一场运动比赛的时长,还是确定一件商品的保修期,在课程中都能找到答案。课程中的知识在物理、生物、通信、控制等研究领域应用广泛。在国科大,无论学生来自中科院的电子所、计算所还是信工所、自动化所,《随机过程》往往是导师指明要求学习的一门课。

2000年后,国科大形成“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三统一”即统一招生、教育管理和学位授予。2002 年,孙应飞到中科院研究生院任教,课堂上的学生常以数百人计,他们来自不同的研究所,教育背景、专业基础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