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夫:笔耕人生谱华章

2020-10-09 12:56:02 作者: 李田夫:笔耕

人物小传

李田夫,男,1938年5月2日生于甘肃武威,金昌日报社原总编辑,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七十年代享誉甘肃文坛的“四条汉子”之一。短篇小说《虎子敲钟》被翻译成日语、世界语介绍给国外读者,曾经被甘肃、天津、新疆等省区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出版有报告文学集《九个太阳》《大漠听惊雷》《三个老汉闯九州》;《李田夫中短篇小说选》;新闻写作专著《瀚海拾绿》;纪实、散文集《春花秋月》等6部作品。

“作为记者,不要把写新闻仅仅看作是一个饭碗。要有远大志向,要热爱这个事业。只有热爱,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写出好作品!”近日,在给金昌日报社全体编采人员做的讲座上,82岁的李田夫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地说道,“记者还可以拓宽写作领域,也应学写一点散文、小说等其他文体,让自己的写作道路五彩斑斓。”

在他40多年的笔耕人生中,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实践的。

从1963年12月第一篇新闻稿件在《甘肃日报》头版发表,至今已过去了57年。从业余新闻写作到专业新闻写作,又从新闻写作到文学创作,李田夫始终坚持在新闻和文学两个领域之间“两栖作战”,笔耕不辍,既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艰辛,又有作品见诸报刊、出版发行、获奖后的欣慰与喜悦。

在他退休后,有人说他功成名就,他自己却觉得名不副实。但令他聊以自慰的是,当他回首往事时,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没有“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也没有“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苦难的经历铸就坚毅人格

1938年农历四月初三,天擦黑,一个属虎的男婴,在距武威县城11公里的羊下坝五沟村,一座新筑的庄院里降生。一家人盼望他在新庄院的庇佑下平安长大,就起了乳名新庄保。后来上学时,按“天”字号排行,叫李天福。1972年,他发表成名作《虎子敲钟》时,用了“李田夫”的笔名。此次,索性就用“李田夫”为名。

这座新筑的庄院高大宏伟,在当时当地数一数二,但并没有庇佑李家,反而招来了灾祸。

在他一岁多时,十几个土匪带着长枪短枪,抬着从石羊河湾里砍下的三丈多高的杨树,绑扎上横档作为云梯,在天黑之前攻进了他家。他被母亲用破旧衣服裹住,丢在厕所的拐角处,才逃过一劫。

那时,他家的状况已是外强中干,钱财都用到了打庄盖房上。遭土匪抢劫后家里就没粮吃了。父亲就将大轱辘铁车拉到当铺里当些粮食度荒。解放后,他家所在的金羊区成为土改试点区,他家被定为地主成分。1952年土改复查时,改定为富农。

1946年,8岁的李田夫开始到村学念书。老师是庄上的一位老先生,要求学生对所学文章要全部背诵,谁背不下去就要在手掌上打板子;犯了校规的学生要爬在长条板凳上,屁股要被打板子。李田夫聪慧懂事,加上勤奋好学,很少挨板子。在农村上完二年级,他就转到武威城里念书。城里良好的教育条件,为他日后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文化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解放那年,他只有11岁,却有两次被抓壮丁的经历。他们弟兄俩人,哥哥李天寿比他大8岁。1948年,18岁的哥哥被派为壮丁,抓到乡公所关押起来。哥哥是全家种庄稼的主要劳力,若被抓去当兵,种地就成了大问题。父亲就花钱买通官府,将哥哥保释出来。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腐败的县政府还要捡起一块“验兵”的遮羞布晃一晃,以便遮人耳目。验兵之前,父亲反复叮嘱他:“到了堂上,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就说叫李天寿;问你多大了?你就说10岁。”验兵那天,父亲领着他到警察局,门口有两个站岗的警察,穿着黑色警服,腰里系着皮带,肩上背着长枪,李田夫有些害怕,心不由地扑通起来。到了堂上,看到坐在长条桌后面审问的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干瘦老头,面相倒也和蔼,李田夫跳动的心才慢慢恢复正常,胆子也大了起来。老头问:“叫什么名字?”李田夫说:“李天寿。”又问:“多大岁数了?”答曰:“10岁。”接着又问:“你有哥哥没有?”答曰:“没有。”审问就结束了。显然,验兵和审问只是演戏而已。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