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的儿子就一定能考上状元?看王阳明如何化解人生第一个重大压力

2020-09-13 11:54:35 作者: 状元的儿子就

摘要:阳明有诗云:“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愿在人生大海中沉浮的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定盘针。

在庄子心目中,人的最高心境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世上的人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更加卖力,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因为他清醒地划定了自己与外物的区别,明白荣辱皆来自于外物的评价,因此绝不让自己被荣辱绑架。

庄子的“无待”哲学听上去很高妙,但现实中很难做到,真的有人做到了吗?在这里,让我们看看王阳明。他虽然没能真正做到“无待”,但他的一生是向“无待”靠近的,在他风波不定的一生中,“无待”成了他应对讥毁的压舱石。

王阳明是历史上少有的被认为立德(德高望重)、立功(战功赫赫)和立言(创立王学)都做到了的“三不朽”的圣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是他的遗言,是他一生的向往和映照,也是他对世人最后的教诲。王阳明在用自己的人生领悟无待、升华无待。

1493年,当朝状元公之子——22岁的王阳明参加科举考试。没曾想,被寄予了太多期待的他竟然落第了。京城里的一些达官贵人便到王宅里去安慰他,甚至连宰相李东阳都来了。李东阳以开玩笑的方式来鼓励他:“汝今岁不第,来科必为状元,试做来科状元赋。”(你今年没有上榜,不要紧,下一次必为状元,不如试着先写个状元赋吧)谁知王阳明还真提起笔来写了一篇。在座的诸位大佬,一来没想到王阳明真有兴致写、真有胆量写,更没想到他能写得这么好,连连惊叹“天才!天才!”。自然,也有人开始非议他,说这个年轻人如若真的状元及第,必是目中无人。

1496年,25岁的天才王阳明再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想到又一次榜上无名。以人之常情推断,身为状元的儿子,连状元赋都写好了,结果屡战屡败,实在难堪。他的父亲很同情他,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王阳明却笑道:“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一般人以考不中为耻,我却以考不中而为之懊恼为耻)。让父亲刮目相看。28岁,王阳明终于登第,以名列前茅的成绩中了进士,步入仕途,担任要职。

1506年,35岁的王阳明因仗义执言,触怒当权宦官刘瑾,被施杖刑,谪贬到贵州龙场,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莽荒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他教化百姓,受到民众拥戴。阳明心中亦有苦闷,为何明明做了正义的事情,却落得如此磨难。在龙场,他终于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一个人要成为圣人,只需向内心寻找力量,无需外求)的道理,解开了心结。

1519年,48岁的王阳明只用了数十天,就平定江西宁王之大乱,一举成名。可是平乱之后,王阳明反被人构陷与宁王勾结。王阳明承受着通敌的污名,直到1521年新帝嘉靖帝继位,冤枉他的奸臣被下狱处死,他才算脱难。

不过委屈与磨难也成为王阳明领悟人生的最好契机。经此一变,他在江西南昌悟得“良知真足以忘患难,出生死”(自己的良知可以让人忘却苦难,看淡生死)的道理。依良知行事,成为他忘却屈辱的良方。

脱难之后,王阳明开始连连上疏,为自己和同道鸣冤,因为朝廷虽然对他的战功进行了封赏,但还没有对他通敌的诬陷进行正式平反。鸣冤不仅无人理睬,又遭来了以当朝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当权者的新一轮排挤。

1522年,51岁的王阳明大失所望,心灰意冷,于是以为父亲守丧为由,辞去官职。辞官后,王阳明回到家乡讲学,在浙江一带创建书院,宣讲与当时主流学说——理学截然不同的心学——王学,广为传播,声名鹊起。于是嫉妒和非议接踵而来,有人上疏,说王学是异端学说,引起了嘉靖帝的警觉和反感。

1527年,56岁的王阳明受命到广西,数月间荡平叛军。当广西捷报到达京城时,嘉靖帝却给首辅杨一清写了一封信,指责王阳明在奏折中夸大自己的战功,并对他的人品和学术作出了近乎全面否定的评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