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藏孤本《新锲纂辑皇明一统纪要》

2020-09-14 21:38:49 作者: 日本现藏孤本

上外文所引顾充的传记,记录了他的著述三部:《字义总略》四卷,又名“字义考略”、“字类辨疑”,以44门分辨汉字的音义、笔画;《古雋考略》六卷,是一部类书,分33门摘录上至天文、下至政务、人事、草木等等资料;《历朝捷录大成》二卷,被清官方列为禁书,《四库全书总目》未著录。本书仿《资治通鉴纲目》之例而精简文字,纪事起东周威烈王,止于宋代,对历代史事撮其大旨,融以己见,采集诸书达285种。此外,《上虞县志校续》卷三十九《经籍》还著录顾充《正字千文叶韵》一书,清初顾氏后人欲重刻其著述时,已无处搜讨。至于顾充的《皇明一统纪要》及另一种撰述《通鉴纂要抄狐白》六卷,则在县志中亦未著录。那么是否二书皆为伪托之作呢?笔者认为这不大可能:第一,今存两书皆刻于万历元年,而日本所藏孤本《新锲纂辑皇明一统纪要》,从书名即可看出不是顾充原作的最初刊本,则顾充原作刊行时间更早于万历元年。当时顾充身分很低,年纪尚轻,名声未显,非书坊刻书时冒名的对象;第二,顾充后来以“尤邃于史”名世,他在历史学方面不当只有《历朝捷录大成》(二卷)一种著述,明朝人钟惺即称顾充“君蚤聪颍绝伦,博极群书,尤邃于史学。慨然叹史帙浩繁,观者莫知端倪,乃作《历朝捷录》……君倾也较捷南宫,入史馆,计所著述,当不止此。”因此,《皇明一统纪要》以及《通鉴纂要抄狐白》都应视为顾充的著述。

二、中栏之《皇明一统纪要》的基本内容

《新锲纂辑皇明一统纪要》是后出的坊刻本,书册尺寸为长26.3厘米,宽15.8厘米;印刷版面边框长20.7厘米,宽12.2厘米。页面用两条横线划分为三栏,各有竖格,纸料粗劣,字体大小不一。上、下栏均为零散庞杂内容,只有中栏是关于全国地理知识的《皇明一统纪要》。虽中栏内容一般只占一页版面的一半左右,但《皇明一统纪要》无疑是全书的主体内容,其他内容都是在刊刻主体内容的名义下收罗附加的,因为每页书口都写明“皇明一统纪要”的书名及卷数以及该卷所叙述的地区名称。而上、下两栏内容纷杂,无卷次可言,乃连续刊印,也不可能有一名确定的作者。所以本书题为顾充纂辑,指的是《皇明一统纪要》一项内容。

顾充《皇明一统纪要》载于中栏,按行政区域分作15卷。第一卷北直隶,第二卷南直隶,第三卷为浙江,以下依次为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山东、山西、湖广、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北直隶与南直隶在明代地位特殊,自不待言,而以浙江为第三,并非依照《大明一统志》的编排顺序。在《大明一统志》中浙江是列于山西、山东、河南、陕西之后的,本书作者因为是浙江人,就将本省置于突出地位。

第一卷之首有《皇明大一统地理之图》,绘有各个省区的位置、重要城市,以及长江、黄河等重要河流。北部的长城画得十分突出,长城之外,基本按“外夷”地区标示,与周边自立为国者图例类同。对周边国家,也大略标示其位置,即在该处以一方框写上国名,如南方有安南、占城、暹罗、满剌加,东有朝鲜、日本、琉球等等。这表明时至明代,地理视野虽然扩大,但在一般学者与社会民众之中,关注点仍然仅仅是长城以内地区。《皇明大一统地理之图》之后,依次绘有《周地理之图》、《汉地理之图》、《唐地理之图》、《宋地理之图》,粗陋极甚,只是用一个个方框填写地区名。似乎作者有考察历史地理的意识,并且欲将明朝与以往大一统政权的统治区域相比较,但历史地理知识不足,编辑成书又相当仓促,仅仅聊为示意而已。明朝后期,一种趋于狭隘的正统论观念日益流行,秦、西晋、隋、元等朝代,或因残暴短祚,或因得位不正,或因少数民族政权,皆被排斥于正统之外。本书只列有周、汉、唐、宋等前代的地理之图,反映出作者接受的正是比较狭隘的正统观念。各卷之首都绘有本省区的《山川大势图》、《州县鳞次图》,凡刻印地图之页版面不再分栏。省区的这些地图绘制较为细致,但仍不能把各县的地区范围准确表达,仅能标示位置,盖一则是受到当时的测绘技术所局限,二则是本书作为普及性读物,未将较高的学术标准作为编纂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