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孙弘到范仲淹再到朱元璋,再次对“知识改变命运”深思考

2020-09-14 22:44:45 作者: 从公孙弘到范

这些公平的选拔模式使得很多人才找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从1977年到现在大约开展2代人的选拔,城镇人口从不到2亿到了超过8亿,这个伟大的成就,高考居功甚伟。

我们的高考制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公平,虽然有人对其不满,希望有所改变,但相信不满的人也找不出让所有人都信服的选拔制度来替代,正如朱元璋觉得科举不行,但最终还是恢复科举一样。

我有一个朋友对我说起一件事情:他说他想资助一个小学品学兼优的学生一直供到大学,结果那农村小学的校长对他说贫困的孩子有,品学兼优的孩子也有,但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暂时还没有。

知常容当时听完就惊出一身冷汗,是打心底的害怕,我不知道你们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感到害怕。我的直觉告诉我学习的门槛在上升。我记得我读书时,越是贫困的孩子越努力,那时品学兼优而且家庭贫困的孩子可以说很多,这才过去多少年?

这些孩子哪里去了?或许城镇人口从不到2亿到超过8亿中能找到答案,因为新增的城镇人口的居民,他们前一个身份就是农村人。

每一个家庭拥有的教育资源已经不一样了,特别是家长方面差距比较大,有一个从事教育几十年的农村教师说家长的重视程度以及学生的好学程度不是在提升而是在下降。这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呢?知常容不清楚。那是不是意味着真正有效的高考群体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萎缩呢?

当一些孩子享受良好的家教,按时完成作业外,还学了很多东西,而一些农村孩子却被手机,游戏俘虏了,不但没有学其他东西,连基本的作业都无法完成。这些孩子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未必就一定认识韭菜和麦苗的区别。他们干农活的能力和技巧基本上不会去学习。

所以我觉得怎么降低教育门槛,让参加选拔的人不能仅仅依靠家庭资源,比如送名校,进辅导班,砸钱请名师吃小灶的方式就能轻松拉开距离,而是依靠自己实力去获得机会,怎么设计应该是值得深思的话题。

察举制为什么会被替换,因为他们适用群体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变小,最后变成少数人的游戏。

另外我觉得"教育"应该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每增加一个科目,每增加一项新技能,就代表农村与城镇孩子的距离又拉长了一段。

我觉得不能仅仅考虑怎么让孩子获得所谓的全面知识而不断做"加法"。因为每一次的"加法"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可能又是一次拉开距离的时候。这个“中庸”式的尺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是对的,获得知识的门槛应该降低而不是提高,不然一个在五百米处,一个在起点,那个起点处就算是天姿聪惠也拼不过那个五百米的,因为距离相差太大了。

获得知识的低门槛才是保证“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大前提。

这一篇文章没有写完,有些朋友或许觉得很乱,因为写的时候考虑最多的是一些话宜不宜说的问题,所以看上去是残缺的。

我写这篇文章不为别人,只为自己。我没有高到为天下忧,因为我不够格,但我知道我是天下人,每每想到这个,我还是忍不住写几句杂乱无章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