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东汉末年诸侯讨董卓,史书不会告诉你的细节

2020-09-25 13:04:08 作者: 图解东汉末年

公元189年,八月。

董卓率领不到三千兵力进入洛阳,坐收渔翁之利。

这波宦官和权臣的政治争斗中,大将军何进代表着士族官僚阶层,而宦官则代表着最贴近皇权的灰色存在,董卓在这波斗争中,不费吹灰之力,拥有一切政治红利。

这波,血赚!

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董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残暴。

他在进京之后,听取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的建议,“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瞬间让东汉高阶朝堂安定。

这手段很高明,也很有效。

我们看一看董卓做了什么?

1.封三公:太尉刘虞为大司马,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豫州牧黄琬为司徒。2.解党锢:彻底解除东汉党锢,恢复爵位,擢用其子孙。3.葬皇家:以隆重礼仪安葬灵思皇后、何太后。4.封自己:封自己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5.定地方: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注意这几个人!除了张咨、刘岱,一溜烟全部扛起了反抗董卓的大旗!)6.不封自家人: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董卓从十月稳定洛阳朝局之后,一直在封官,以图收拢天下士族之心,当然最为主要的还是那些手眼通天的豪族。

他在洛阳之后,还下令封袁绍为渤海太守,给足了这些地方大族脸面。

袁绍当初因为董卓废立刘辩的问题,和董卓兵戈相向,甩了一张大脸给他看。

可结果呢?

董卓还是因为他树恩四世的大家世,拜其为勃海太守,封邟乡侯。

公元190年,正月。

关东地方势力蠢蠢欲动,想要声讨董卓。

被董卓封为冀州牧的韩馥,第一时间派人前去渤海监视袁绍,这小子德高望重,他振臂一呼,可不得出大事!

自己是冀州片区的龙头老大,这点事都摁不住,还怎么当老大?

一定不能让袁绍先冒头!

可韩馥摁得住袁绍,却管不了其他人,东郡太守桥瑁伪造文书,声讨董卓的恶行。

他还大义凌然的说到,我们长期受到压迫,无法解脱,希望大家伙一起闹事,将董卓那小子踢下台!

话说,你哪里受到了压迫?

你小子过得很滋润好吗?你想的是夺取帝位吧?

桥瑁的这封书信因为借助京城三公的威望,瞬间掀起大乱,各地势力纷纷响应,就连刚开始摁着火苗的韩馥也不得不选择响应他们。

大家伙一致推袁绍盟主,在洛阳城的外围围了一圈。

袁绍、王匡屯河内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冀州牧韩馥留邺城,作为运粮大本营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曹操俱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

洛阳外围赫赫大军,董卓准备出手收拾这群兔崽子,给你们官,给你们地,你们咋还不满足?

声讨我?还不是想和我一样窃取国柄?

哎,一群戏精呐!

尚书郑泰劝告董卓,这群诸侯没啥可怕的,山东一带日久承平,哪里的人哪里有什么战斗力?

花把式罢了!

这些诸侯看着挺猛,其实就是咋咋呼呼!

咱们到长安去,那里的长期外族恶战,就是一个娘们都能挟弓而斗,到时候咱们再联合羌、胡义从,收拾这群臭小子,谁人能挡?

董卓下定决定迁往长安!

董卓这个人,长期游离在陕西、山西,这两地方都是量产老实人的地方。

来到洛阳的董卓,突然明白人心险恶。

这群官场老油条实在是坏。

逼的他出手!

注意!

此时董卓迁都是个十分愚蠢的决定,身逢乱世,洛阳虽然是四战之地,可资源多,好办事。

东汉立国200年,全国资源给他疯狂输血,这地方早就被养成了金元宝。

关中呢?

这些年因为羌族叛乱,已经祸祸的差不多了!

没资源,关键还没啥人!

董卓决定离开洛阳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没什么希望能够站在这个历史舞台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