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的皇帝为何不喜欢“贤臣”,而喜欢“小人”?看完你就知道了

2020-09-14 20:32:48 作者: 后汉的皇帝为

那么,为什么会将“外戚”和“宦官”称为小人呢?实际上这一称呼并不是哪一个历史学家给他定义的,而是他们的对立面,即“贤臣(豪族集团)”给他们定义的。

如果你喜欢读汉朝的历史,你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汉朝的“外戚势力”和“太监势力”非常强大。前者比较典型的便是吕后和大将军何进,后者比较典型的便是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了。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了,身为皇帝不应该是要重用有能力的大臣吗?不应该是那些所谓的贤臣吗?即所谓的豪族官僚集团!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汉朝,特别是后汉时期,皇帝并不喜欢重用这些所谓的“贤臣”,而只喜欢用外戚或者是宦官,即我们常将这类人称为贤臣的对立面,即“小人”。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得来看一下这“贤臣”、“小人”和皇帝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首先就“贤臣”来说,即那些所谓的官僚贵族,他们与皇帝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很紧张,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皇帝虽然是作为国家的一把手,看似至高无上,但“皇帝”本身只是作为一个名称而已,想要将国家治理好,他就必须要依靠官僚体系。

在后汉时期,豪族集团的势力很大,他们对皇权有着较大的制约力,因此皇帝很多时候都受到他们的制约。

所以这样一来的话,皇帝肯定就不干了,毕竟皇帝才是这个国家的绝对领导,怎么能允许这些所谓的豪族集团骑在自己脖子上胡作非为呢!

于是,皇帝为了能够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便变着法的与这些豪族集团做对抗,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便是培植新的势力,而这些新的势力,就是“外戚”和“宦官”。

毕竟当时的豪族集团掌握着官僚体系,也控制住舆论,因此这些皇帝的支持者,自然就会被指责为小人了!

那么这两种势力,又是如何和豪族集团做对抗呢?

首先就“外戚势力”来说,所谓“外戚”也就是皇后的家族。当然了,虽然外戚也有不少是出生于豪族集团的,但是一旦他们和皇帝结了亲,马上就会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总觉得自己超过了那些原本同等级的豪族,因此她们会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这又会与其他的豪族之间发生矛盾。

至于说宦官集团,也就很好理解了。这类人出身卑微,几乎所有的权利和地位都是来自于皇帝,先不说他们能力有多高,就冲着这股“死忠粉”的态度,皇帝也乐于用他们。

而这些宦官一旦有了权力,便会变着法的去对抗那些豪族,而这也是皇帝默许了的,因此宦官势力在后汉时期发展得非常迅猛。

当然了,宦官和外戚之间还有着很多矛盾,他们之间也常常相互掣肘,时不时的就互怼一下。而这正是皇帝所希望看到的!

关于宦官和外戚的互撕,最典型的事件便是“十常侍”杀害外戚代表大将军何进了!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后汉时期,皇帝、宦官、外戚、豪族这四者都是在相互博弈的,皇帝作为名义上的老大,但他不能操控豪族集团,因而利用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来进行对抗。

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又经常互怼,因此皇帝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继续自己的统治。

但不管是豪族集团也好,还是外戚、宦官也好,都只是皇帝中央集权的工具而已。这样复杂关系下的底层逻辑,不过就是皇权和豪族集团的权力斗争而已。

当然了,这样的关系还不止存在于汉朝,在魏晋南北朝,乃至是后来的隋唐都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以上图片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