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什么对"髯"这么受用?聊一聊三国时期对胡须的珍视

2020-09-14 20:35:21 作者: 关羽为什么对

关羽有个比较为人所熟悉的绰号,就是"美髯公"。这个绰号的来源大概是来源《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记载的诸葛亮给关羽的一封信:关羽给诸葛亮写信,问马超这个人怎么样。诸葛亮知道关羽心高气傲,回答:"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其中这个"髯"指的就是关羽了。因为关羽的须、髯特别漂亮。

关羽得到书信后非常高兴,还拿出来给别人展示。关羽高兴的原因当然是诸葛亮拿马超捧关羽,但是诸葛亮用"髯"称呼关羽,也是挠到了关羽的痒处。关羽为什么对"髯"这么受用呢?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三国时期对胡须的珍视。

《三国志》中对胡须的记载

关于汉末三国时期有很多史料可以参考,小编仅依照《三国志》中对胡须的记载,相信可以对三国时期对胡子的态度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小编对《三国志》进行检索,发现被形容"美须眉"、"美须髯"或者长须、多须的人物有管宁、崔琰、程昱、张裕、太史慈、关羽;胡须奇特的人物有曹彰以及孙权。这八个人物都有关于胡须的强调性质的记载,可以看到当时对胡须的重视程度。

我们再看这些人物,管宁、崔琰、张裕是比较纯粹的名士身份,管宁是《三国志》中着重记载的名士,有很高的个人魅力。钱穆先生评价"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而管宁作为士人的身份,还要在诸葛亮之上;崔琰也是一个名士,而且按汉末三国时期的审美来看,长得非常漂亮。《世说新语·容止》一篇第一则记就是崔琰的故事:曹操见匈奴使者,担心自己形象不够漂亮,让崔琰代替;张裕因为得罪刘备被杀,诸葛亮等人为张裕求情,刘备还评价张裕:"芳兰生门,不得不鉏。"

而太史慈、关羽都是偏侠客、武将的人物。太史慈虽然有为郡守毁坏州章,以及拼死向刘备求援救孔融的经历,但总体上还是一个任侠的形象,"猿臂善射,弦不虚发。"这种人可能被士人所接受、欣赏,比如孔融;也有可能被士人排斥、轻视,比如刘繇。关羽就更不用说了,最早跟随刘备的任侠少年,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和文化有关的记载大概只有读《左传》一事,而《左传》本身就带有比较多的军事元素。

总而言之太史慈、关羽与管宁、崔琰、程昱、张裕属于两个不同的群体——轻侠和名士,但无论是哪种身份,胡须都是他们个人形象的一个加分项。所以《三国志》中要花费笔墨强调这一点,丰富这些人物的历史形象;关羽被称呼为"髯"也十分受用。

古人对胡须重视的原因

现代人对胡须的重视大概不比古人,固然有人喜欢胡须,但没有胡须也无所谓。形容一个人也不会将胡须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那么古代人为什么这样重视胡须呢?或许有以下三个原因。

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思想的影响

古代最讲究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皇帝这些上层贵族要推崇孝道,我们看两汉时期的皇帝,除了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这两个开国皇帝,其他的皇帝在谥号上几乎都要加上"孝"字;很多士人也是凭借超出规格的孝顺的表现(比如在守丧时超过礼法规定,以及异于常人的悲伤程度),从而获得名声,再借助名声进入仕途;甚至还有人因为"不孝"的罪名被杀死,孔融治理北海国的时候,因为一个守丧的人哭泣不够悲伤就杀死这个人,而他在日后也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处死。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对孝道的重视。《孝经·开宗明义》一篇中首先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也成为古代士人很长一段时间遵循的准则。士人留头发、养胡须,甚至一些不需要劳作的贵族还有蓄甲之风。由此还引发出一些专门针对毛发的刑罚——耐刑和髡刑。髡刑是割去犯人的头发和胡须;耐刑就是割去胡须,带有羞辱意味。孝道的影响为珍视胡须的风气奠定基础,而耐刑、髡刑这些刑罚有可能造成士人对无须的歧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