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2020-09-15 21:42:24 作者: 何谓“大小多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出现在传世本第63章中。原文是这样的: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爲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其中的“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最为难解。我们就从以往文人们的解释开始讨论。

古今文人的乱解

《王弼老子注》对“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作注曰:“小怨则不足以报,大怨则天下之所欲诛,顺天下之所同者,德也。” 考虑到《王弼老子注》在北宋时已经残缺不全,这个不知其所以然的注解恐非出自王弼本人。

古逸丛书之六《老子道德经》(黎庶昌辑)

《河上公章句》对“大小多少”注曰:“陈其戒令也,欲大反小,愈多反少,自然之道也”;对“报怨以德”注曰:“修道行善,绝祸于未生也。” 道士的解释模糊一些,可以理解。

人称精通释、道、儒三家学说的释德清(1546-1623)的《道德经解》注曰:“世人皆以名位为大,以利禄为多而取之。然‘道’至虚微淡泊无物,皆以为小少。圣人去功与名,是去其大多,而取其小少。” 搭得上边吗?

清末皖人马其昶(1855—1930)在其《老子故》中注曰:“事有大小多少,等量齐观,而德怨胥泯也。” 如何等量齐观,难得糊涂吗?

任继愈先生的解释是:“不计较人家对我恩怨多少,我总是以德相报”。听着没有什么毛病,却是属于脱离原文的自由发挥了。

没有一个能说明白的。

皖南有高人

在众人乱解中,清末学者桐城姚鼐(1732年—1815年)最先指出这里面有问题。他在《老子章义》中说:“‘大小多少’下有脱字耳,不可强解也。”

另一位皖人学者当涂奚侗(1878-1939)进而云:“‘大小多少’句,谊不可以说,疑上下或有脱简。淮南原道训:‘大小修短,各有其具,万物之至,腾踊肴乱,而不失其数。是以处上而民弗重,居前而众弗害’似是老子文。”

奚侗著《老子集解二卷》(《老子注三种》,黄山书社,1994年版)

只是此二人都止步于发现问题,而都没有找准问题的根源,自然也就不可能找到破解之法。

郭店楚简本《老子》现端倪

郭店楚简本《老子》甲组中是这样写的:“为亡为,事亡事,未亡未。大少之,多惕必多难。是以圣人猷难之,古终亡难。”可见这里并没有“报怨以德”。

郭店楚简老子甲组片段(《郭店楚墓竹简》,荆门博物馆编,1998)

对应传世本的"大小多少"的,是“大少之”,或“大,少之”。在这里“少”通“小”。所以“大,少之”的意思是:大事化小,也就是把大的事情分解成小的事情来做。“大”与“小”不仅体现在规模的大小上,也体现在难度的大小上。这句话正是对“图难于其易也。图大于其细也”的解释。细者,小也。

只是在《老子》通俗化运动中,“大,少之”被扩展成“大,小之;多,少之”(两千年后,国民党军统特务、著名学者严灵峰先生在其《老子达解》中也把“大小多少”扩展为“大生于小,多起于少”),虽有点冗余,并不打紧。要命的是通俗化运动中又伴随着对起到断句作用的虚词的去除动作,于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不再是大,小之;多,少之”,而是让人疑惑不已的“大小多少”了。

“报怨以德”又是怎么回事呢?

也有一些人看出“报怨以德”与第63章其他文字不相关。马叙伦认为当在第79章“和大怨”上,严灵峰认为当在第79章“必有余怨”句下。他们都只看到该章中有“怨”字,却不知这两章中的“怨”说的不完全是一回事情。

那么从马王堆帛书甲本起就被放错了位置的“报怨以德”究竟该放在何处呢?我们需要从首先要弄明白这四字的意思入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