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攻下汉中,为何不乘胜南下灭刘备?六大因素证明曹操确实高明

2020-09-10 15:11:38 作者: 曹操攻下汉中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但是,当刘备攻占了益州发展壮大之后,孙权开始坐不住了,开始讨还南郡。孙刘之间虽为联盟却“外亲内疏”,相互之间也是潜在的对手,谁都不愿意看着对方实力盖过自己。况且在孙权看来,刘备拿着自己的本钱发了大财,应该连本带利地还回来。但是,孙权的索要主张却被刘备无赖地拒绝,眼看来软的行不通,盛怒之下便动用武力强夺,刘备也亲率五万大军驰援关羽,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住益阳,与羽相拒。——《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会备到公安,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恰在此时,曹操进攻汉中,直接威胁到益州的安全,刘备腹背受敌,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局面,也面临着争荆州还是保益州的艰难抉择。最终,刘备还是忍痛与孙权达成和解,双方以湘水为界重新划定了势力范围,暂时缓解了矛盾。

三、曹操的决定

刘备的困境给了曹操绝佳的机会,但是曹操却拒绝了司马懿和刘晔的建议,他以一言以蔽之:“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这是东汉初年大将岑彭征伐隗嚣和公孙述割据政权时,光武帝刘秀给他下达的指示,意思是平定陇地后不应满足,要紧接南下平定蜀地。但是到了曹操这里,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以此告诫司马懿和刘晔,人要贵在知足,不能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然而,这显然不符合那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的性格,那种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和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荡然无存。我想,曹操做此决定绝不是“知足常乐”这样简单,背后定然隐含着诸多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

第一,后方不稳。后来汉中之战前法正为刘备谋划时局时,曾精准的捕捉到曹操的一大弱点:“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偪故耳”。曹操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是很多地方并不是真心的归附,其集团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忠于汉室的反对势力依然强大,这些不安定的因素直到曹操去世前都未能完全消除。比如此后的建安二十三年,曹操的后院至少就起了三把火:

1、二十三年春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讨斩之。

2、夏四月,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等叛,遣鄢陵侯彰讨破之。

3、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这三起事件,有的是不满曹操专权的反对势力策划的暴乱事件,有的是区域性的整体反叛,虽然都被快速地镇压下去,但暴露出了曹操的统治权威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牢固,波澜不惊的表面上实则暗流涌动,如果贸然伐蜀失败或进展不顺,很容易引发后方的剧烈动荡。而且在征服的凉州、汉中的过程中,曹军对氐族部落采取了极端的屠杀政策,对这些新征服地区也需要时间去安抚和巩固。在没有稳固后方的情况下,进行一场计划外的大规模远征,无疑是不明智的。

第二,战线过长。虽然曹操在群雄之中实力最强,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他的战线从秦岭到淮河,横跨了整个华夏大地,兵力也分散在各个不同的战略方向上,这也就意味着他必须兼顾全局,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益州这一个方向,他能在益州方向使用的兵力有限,而刘备迅速和孙权讲和后,可以集中益州全部力量与之对抗。事实证明,无论是荆州的关羽还是东吴的孙权,都给他制造了不小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