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非蒋介石同乡又不是出身黄埔军校,傅作义为何能够成为华北王?

2020-10-01 11:58:36 作者: 既非蒋介石同

在此后的军事生涯中,傅作义不断表现出自己卓越的才华。傅作义不但在军阀混战中不断取得胜利,即便面对日寇,傅作义也表现极为优异。长城抗战、红格尔图战役、百灵庙大捷、五原之战,都将傅作义军事才华表现的淋漓尽致。

傅作义的老长官阎锡山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傅作义更是一面将土匪遍地的绥远经营成富庶的“塞上江南”,同时,整军精武的傅作义还不断对日寇作战取得胜利。

即便在国民党节节败退的解放战争时期,傅作义领导的第十二战区也是国民党系统中少有的亮点,傅作义甚至曾率军取得过对解放军作战的胜利。正是傅作义一连串的军事胜利,使得蒋介石对于傅作义愈发重视,将其视为不可多得将才。

最重要的是,傅作义被挑拨重用的时间。要是在和平之时,即便是傅作义军事才华再高,能力再强,蒋介石也不会当回事。因为,中国最不缺的永远是人才,但是,傅作义被重用时,恰恰是蒋介石最危难的时刻。

傅作义、蒋介石、卫立煌

从抗战胜利到兵败如山倒,蒋介石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1948年时,虽然蒋介石还勉强拥有优势兵力,但也基本与解放军相差无比,而在全国战场上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军队,更是令蒋介石寝食难安。

在这种情况之下,蒋介石急需有一个拥有超高军事才华的“救世主”,挽救蒋家王朝于水火,偏偏蒋介石一贯最为信任和重用的嫡系将领中,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之下,履历漂亮、战绩辉煌的傅作义,自然映入他的眼帘。人在落水之时,就连稻草上不会放弃,面临天下覆亡之危的蒋介石,又怎么可能不重用提拔傅作义,期待傅作义再次为他创造奇迹呢?

第二,则是阎锡山和傅作义的矛盾,让蒋介石有了可乘之机。原本傅作义从进入军队开始,就一直在阎锡山的麾下。而按照晋军将领的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傅作义也大概率不会离开晋军。

阎锡山

然而,阎锡山的屡次不信任和逼迫,让傅作义逐步萌生了脱离晋绥军系统、自立门户的想法。阎锡山和傅作义的第1次裂痕出现在中原大战时。当时,率部在山东作战的傅作义,因为被阎锡山怀疑曾秘密参加张学良的秘会,被张荫梧监视。

中原大战失败后,一直极为欣赏傅作义的张学良,又将其任命为35军军长兼绥远省主席,这进一步引起了阎锡山的不满。原因很简单,因为35军本身就是阎锡山晋军的一部分,而绥远省更是阎锡山的地盘儿。

因此,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阎锡山甚至曾试图借口傅作义丢失太原城,将其处以军法。所幸在最危急之时,蒋介石插手,将傅作义任命为北路军总司令,从而救了傅作义。

山西

阎锡山几乎将傅作义军法处置的决定,彻底寒了傅作义的心,也使得傅作义萌生了自立门户的想法。最终,在武功会议上,随着蒋介石将其任命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彻底摆脱了阎锡山的控制,自立门户。

第三,则是由于脱离阎锡山系统之后,傅作义别无选择,只能投靠蒋介石。1938年武功会议之后,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绥远省主席的傅作义,确实彻底摆脱了阎锡山。

但这并不意味着傅作义就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因为,绥远本身就是一个贫瘠的小省,再加上抗战时期被日寇占据了大半,仅凭傅作义所在的绥西一地几十万居民,根本不足以供养傅作义的数万大军。

绥远的地理位置

因此,为了维持军队,同时为了继续对日寇作战,傅作义只能选择一方大的力量投靠。而在彻底与阎锡山决裂之后,又不愿意加入八路军,当时傅作义所能投靠的,有且只有蒋介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