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曾联合李自成一起攻打明朝,为何到了山海关,要攻击大顺军?

2020-10-02 19:27:36 作者: 清军曾联合李

这个时候,他又想起了农民军,如果能和这支部队联合,就可以牵制一部分明军,减轻自己面对的军事压力。

当时,李自成刚好占领西安,蒙古鄂尔多斯部落知道这一消息后,立刻派人把这个讯息传达给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得知情况后倍感高兴,认为这是联系大顺军抗击明朝的最佳时候,于是亲自写了一封信,指派了外交信使,专程去西安送信。

在信中,多尔衮亲笔写道:“大清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朕与公等,山河远隔,但闻战胜之功取之名,不能悉知称号,故书中不及,辛毋以此介意也。兹者致书,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如何耳?惟速驰书使,倾怀以告,是诚至愿也。顺治元年正月二十六日。”

从这封信的落款看,写信的日期是1644年正月26日,距离李自成正月初八离开西安东征,已经过去了半个月时间。

此时的李自成,已经占领山西临汾,进逼太原,行军速度惊人。

多尔衮这封信写得特别真诚,既表达了要和李自成共取天下的野心,字里行间也充满了对李自成这位农民军将领的尊重。

不过,不知道他是故意不想抬高李自成“大顺皇帝”的地位,还是压根就不知道李自成称帝的消息,抑或是只想利用农民军,而不想真正和农民军平分天下。总而言之,他在信里居然称自己“不能悉知称号”,用心之深,让人匪夷所思。

而且,多尔衮的这封信,是以国书的形式投送。在信封上、下都写有“谨封”二字,并盖有“皇帝之宝”印玺。信内落款年月处同样盖有“皇帝之宝”印玺,足见他对联合李自成农民军的重视程度。

如信中称呼,他在信封上也写着“诸帅书”几个字,也没有写李自成的名字或者“大顺皇帝亲启”等字样。

由于古代交通条件艰苦,通讯不发达,加之路途遥远,辽东到西安上千里路程。多尔衮的书使迟起龙等几个人走了一个多月才达到陕北榆林地区,当时已经是3月初3。

迟起龙将多尔衮的亲笔信交给驻守榆林的大顺军最高首长王良智。此人名字里虽然有个“智”字,但他一点也不智慧,看到这份信上写着“诸帅书”三个字后,便认为此信是一般的信函,没有当一回事,并随后拆开,一看内容,才知道这封信是一份国书,书中内容更是惊天动地,不是他这一级干部能决定的事情。

但信已经打开,要是把打开的信送到李自成手里,万一“大顺皇帝”李自成发怒起来,他这个榆林守将的脑袋怕是要保不住了。在这点上,王良智又显得特别智慧,内心的小算盘很快算出来如何才能保住自己脑袋,不被杀头的办法。

于是,他答应迟起龙会把多尔衮亲笔信里表达的意思转达给李自成,让迟起龙带着这份被他拆开的信返回辽东。

这么一处理,合情合理,看不出有什么毛病。

那个时候,李自成已经打到了大同,正准备挥师北京,直捣龙潭。他对王良智同志转达清朝政府那些信中的话,也没有留意,既不回话,也不回信,就这么冷处理了一下。

毕竟,取得北京之后,他就是真正改朝换代的天子,那些觊觎皇位的人,都是他征讨的对象。

由于他的冷处理,清朝也失去了联合大顺军的机会。

然后,随着李自成攻陷北京,覆灭大明之后,旧的矛盾破灭,新的矛盾产生。

短短一个月时间,李自成在多尔衮眼里,已经从原来的统战对象,变成了你死我亡的竞争对手。大顺政权已经替代明朝,成为阻止清军进入中原的头号强敌。这对于发誓占领中原的大清政权来说,是绝对不能容许其存在的。

俗话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更何况大顺和大清还不是朋友,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终于让多尔衮很快调整战略,把原来的“联李抗明”改成“联吴抗李”。

新的角逐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