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至名归!“马岔三剑客”被江都区委、区政府表彰为“最美慈善之星”

2020-09-13 00:02:30 作者: 实至名归!“

原标题:实至名归!“马岔三剑客”被江都区委、区政府表彰为“最美慈善之星”

去年,宜陵小学尤兴胜老师会同樊川小学朱宏俊老师、进修附小谭军老师赴子洲县马岔小学支教半年,超期服务半年。在为期一年的支教过程中,他们任劳任怨,真情奉献,被当地乡亲们亲切地誉为“马岔三剑客”。

近日,他们被江都区委、区政府表彰为“最美慈善之星”。

江都区宜陵中心小学尤兴胜作为支教老师代表发言:

去年,教育局号召教师去子洲支教,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8月份,我和樊川小学朱宏俊、进修附小谭军组成“支教三剑客”,一起来到陕北大山深处的子洲县马岔小学。我们三人是扬州支教榆林所有教师中,唯一在乡下山沟里支教的老师。

马岔小学的老师不会评课,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会写日记,我们三人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朱宏俊走进课堂听课,谭军执教示范课,我带领老师搞课题研究,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教研成果与老师们分享。经过一年的努力,马岔小学老师学会了听课评课,学生爱上了读书,校本教研质态明显提升。

每到周末,我们都进行家访。山区交通极为不便,一次家访,要步行几个小时,累了,我们就在黄土坡上休息一下。我们还当起了留守儿童的“临时爸爸”,给他们洗澡、洗衣服。中秋节,我们将月饼送给学生,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尤老师叫我去他办公室,要给我和妹妹分享月饼。看着又香又脆的月饼,我开心得像小鸟在天空快乐地飞翔。这是独一无二的月饼,我一定不辜负老师的希望。”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一时无法去子洲。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我们帮马岔小学搭建了跨越1300公里的“空中课堂”,让孩子们“停课不停学”。山那边有不少家庭比较困难,没有网络、电脑,甚至没有手机。于是,我们用电话交流,为孩子开设“小锅灶”;请当地小助手帮忙,“一带几”组建学习小组……想尽一切办法,确保学习路上一个都不少。

山里的居住条件很有限,我们住的是窑洞,一张铁架子,放上几块木板,就变成了床。去年下半年,窑洞漏水好几次,黄泥水顺着老鼠洞淌进来,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排涝。为了避免深夜零下20度穿过操场去厕所,我们晚上尽量少喝水,并买来了夜壶备用。马岔没有菜场、没有超市、没有药店、没有理发店,生活极不方便,早上7:00出发去县城理发,回到学校快到中午12:00了。于是,我们买了理发工具,互相理发,三个人还练就了理发的本领。

一年中,我们还联系了很多爱心单位和人士,为马岔小学捐赠物品,共计人民币16万多元。支教故事先后三次登上学习强国,被陕西网、江都新闻等媒体宣传报道。

“陕北支教,让我们接受了一次人生洗礼。”回想支教的那些日子,虽然辛苦,但我们更多的感受是:能给山里的孩子做一点事情,能为苏陕协作、脱贫攻坚贡献一点力量,这一趟,没有白去。今后,我们将继续和马岔小学保持联系,给孩子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让江都教师爱的足迹在山那边走得更远。

来源 | 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 | 罗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