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率湘军出征长沙,遇太平军后惨败,好友左宗棠:你不忠不孝

2020-09-11 21:39:38 作者: 曾国藩率湘军

曾国藩又写手信,让弟弟安排好后事,并且叮嘱自己死后一定不要大肆祭奠,随后他开始考虑自己该如何自杀。

就在此时,湖南巡抚骆秉章在河边送湖南按察使陶培恩去湖北赴任。湖南战事四起,陶培恩到湖北去任巡抚可谓是逃出了是非之地,他心底倒是美滋滋的。而此时面对同僚远去,骆秉章也是心中五味杂陈。

就在送客过后,众人离去时,跟在骆秉章队伍后面的左宗棠心中更是百感交集,一转头却看见了河水中的曾国藩座驾,想去见面聊一聊。

此时的左宗棠仅仅是骆秉章手下的一位幕僚,虽然身有文采,却没有得到重用,他跟曾国藩是同乡,更是好友。当左宗棠来到曾国藩的船上时却发现,上面有一具大棺材,心中直呼“不好”。

左宗棠大骂曾国藩

左宗棠立刻拜见曾国藩,只见此时的曾国藩心灰意冷,毫无精神。左宗棠忙问缘由,当得知曾国藩因大败后想要自尽时,左宗棠大怒。

虽然仅仅是一位幕僚,面对手握军权的曾国藩,左宗棠却毫无畏惧,反而言辞犀利的对曾国藩进行“大骂”,他先是大吼:

好你个曾涤生(曾国藩的号),本来以为你是一个大丈夫,没想到却是一个村中妇人。你这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你真死了,我也会去你老家,劝你父亲不要让你进祖坟。

曾国藩十分惊讶,但是想着自己也是将死之人,不跟他计较,但要问个明白,所以毫无气力的说:你凭什么说我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左宗棠见到曾国藩提起了兴趣,这才一一道来:

你28岁进翰林院,后来受到皇上赏识,成为二品大员。此时,太平军四处作乱,正是你报答皇上恩情的时候,你就因为一点挫折而去自尽,辜负了皇上的期望。你哪里有“忠”?

你曾家是大族,祖训上写的明明白白,朝廷都知道你曾国藩努力奋斗,带领众弟弟出生入死,甚至曾家祖祖辈辈都要靠你光大门楣。你呢,受到挫折就要去死,怎么对得起曾家的列祖列宗?这就是“不孝”!

还有,你手下的团丁都是家乡的父老子弟,都是相信你的才投奔而来。他们还没见到功名,还没有为自家建功立业,你就要先走了。你这就是弃他们而不顾,可不就是“不仁”吗?

再说,你手下的这些幕僚,这些副将,哪个不是你的朋友亲信?他们为了湘军,为了你,甚至捐出了身家财富,甚至带上了兄弟子侄。如果你弃他们而去,你又如何对得起他们?这就是“不义”。

我说你如今撒手人寰,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是铁定了随你而去,身后骂名也要跟着你去了。

曾国藩听完这些,立刻从床上站了起来,他紧紧抓住左宗棠的手说:

听完你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感谢兄弟对我的责骂,我是一时糊涂啊。幸亏你这一番话,否则我可能真的做出贻笑大方的丑事了。

左宗棠也不居功,立刻说:宗堂也是怕仁兄一时气愤做出傻事,所以只能除此权宜之计。虽然像陶培恩这样的庸官都能节节攀升,而你我为朝廷献力的人却如此境遇。但是如果人不能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不能做出丰功伟绩,当再大的官又有什么用呢?虽然靖港败了,但是将来一定会有大胜的。你看刘邦常打败仗,最后不还是在垓下大胜,成功登上宝位了吗?

二人成功上位实属不易

曾国藩深受左宗棠的劝谏效果,此后积极总结了带兵打仗的经验,又分析了靖港之战的教训,积极投入到对抗太平军的战斗中。后来更是因为积极打击太平军,军功卓越,被提拔为两江总督。

而左宗棠此后也算顺利,被骆秉章保荐为四品官员。

在1861年,曾国藩刚刚当上两江总督后,立刻力荐朝廷,阐述左宗棠的才能和功劳。随后朝廷采纳,左宗棠被任命为浙江巡抚,从二品官职,这也算曾国藩的“报恩”之举了。

虽然左宗棠年轻时比较坎坷,屡次考试不顺,又不得重用,可是他却是非常爱读书的。也正是因为读书的关系,左宗棠虽然没有考中状元,甚至仅仅是一个乡试举人,可他却靠着自己的学识成功闪亮于众多普通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