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评三国(下)第三十一章 四战合肥

2020-09-13 10:51:30 作者: 新评三国(下

第三十一章 四战合肥

公元234年(青龙二年)五月,东吴孙权率军北上到达居巢湖,向合肥新城发起进攻;同时派将军陆议、孙韶各带一万多人马分别进入淮河和汉水。六月,征东将军满宠率部在新城抗击吴军。满宠向明帝建议,准备弃守新城,把吴军引诱到寿春。明帝不从,传令满宠固守合肥新城。

七月十九日,明帝亲乘龙舟率师出征。孙权军队围攻新城多日,魏将张颖等拒守力战,吴军难以破城。闻知明帝亲率大军督师作战,锐气大减的吴军赶紧撤走了。孙权一退,陆议和孙韶两路兵马也不敢恋战,吴军的攻势于是全部瓦解。

战役的过程是:234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进行第五次北伐,遗使请东吴一起出兵。孙权答应。旋即引发第四次合肥之战,于同年五月,孙权进驻巢湖口,自称有十万人,亲自带兵攻向合肥新城;另一方面,又派陆逊、诸葛瑾率万余人进驻江夏、沔口,攻向襄阳;将军孙韶、张承进驻淮,向广陵、淮阴进逼,形成三路兵马北伐。

六月,满宠想率众军援救新城守将张颖,但殄夷将军田豫却认为该新城自守有余,如果有援军至,怕孙权反过来吞并援军。而当时吏士多请假,满宠上表请召中军兵及召回所有请假将士,集合抵挡。不过散骑常侍广平刘邵认为满宠该自守不攻,避其锐气;而中军则先派步兵五千、精骑三千出发,将队伍排列疏散,多加旗、鼓,敌军知道大军到来,必定自走,可以不战而破。曹叡听从其计,先派前队出发。

而曹叡亦不接纳满宠援军的意见,认为合肥、襄阳、祁山是曹魏东、南、西三个重要防点,守城有余,曹叡便于七月壬寅日,亲率率水师东行。满宠便募集数十壮士,折断松枝为火炬,灌上麻油,在顺风放火,烧毁敌军攻城器具,射杀孙权之侄孙泰。加上吴军中士卒都多有病患,又听到曹叡大军将至,于是孙权撤退。孙韶军亦同时回师,只有陆逊军继续战斗,但不久亦撤退。

诸葛亮开始于公元234年的北伐战争,第一次战役被司马懿在渭河北原之间打败,诸葛亮逼不得已派费祎前往东吴游说。孙权经过权衡,认为吴国最大的敌人司马懿在西岐前线,合肥没有名将守卫,就同意了出兵与蜀国联合打击曹魏的提议。

这一次东吴胸有成竹一般,从东西两线进攻曹魏。本来想借助曹魏主力部队被诸葛亮吸引到岐山西侧对垒的机会,乘虚而入,一举打败魏国,然后再吃掉西蜀。这是诸葛亮没有料到的阴谋。

然而在魏主曹睿的主持下,曹魏大军在合肥新城打败孙权。这一次轮到了东吴士兵发生了瘟疫,战斗力锐减。主要是东吴的步军的确战斗力不强,能保护住国家主要是长江天堑和强大的水军。

诸葛亮用的计谋,在后来的解放战争里被林彪实际应用过,并且非常的成功。那就是血战四平以后,主力部队退到北满(今黑龙江省),南面的两个纵队东辽本溪一线进攻沈阳。等国民党主力部队全力进攻南满时,林彪就命令北满主力部队渡江进攻国民党军队。这就是著名的南打北拉战术。蜀国和吴国就是这个样子,西打东拉,不过唯一就是从战略上暂时遏制了曹魏,但打成了消耗战被动防守战。

利用东吴进攻的时机,诸葛亮对司马懿展开了进攻,经过几次战役,用尽了狠毒的计谋,也只是打击了司马懿军队的锐气而已,由于司马懿灵活机动的战术,保存了曹魏军的实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蜀汉军的实力。双方士兵的伤亡大体相仿,然而这对于蜀汉军队却是致命的。由于曹魏强大的人口基数,兵员会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而且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厂基本都在曹魏地区,造成了国力衰微人口基数少的蜀汉军队和陆战能力极差的东吴军队再也无力大规模进攻曹魏。

由于蜀汉和东吴联合抗魏,在战略上造成了平衡。不过他们都在防守,谁也不敢进攻了。

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蜀汉已经支撑不住了。诸葛亮也病了,而且病情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