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出使列国,他的人品和修养证明吴国并非是“蛮夷之邦”

2020-09-16 13:01:30 作者: 季札出使列国

季札,是吴王寿梦的幼子,他生来就继承了吴国祖先谦让的美德。

《史记》云:“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

我们都知道,原本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吴王寿梦应该立诸樊才对。但是因为季札贤能,吴王寿梦想要传位给第四子,季札不愿意当吴王,所以诸樊最终为王。待诸樊去世之后,余祭仍旧按照吴王寿梦的意思,要让位给季札。

季札辞谢,说明自己愿意效法曹国子臧之心,表达自己不愿意为王的志向和气节。当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时,“季札弃其室而耕”,最终才如季札所愿。

《东周列国·春秋篇》战车剧照

吴王寿梦去世之后入了周庙,他生前一心想要吴国融合进中原的文化之中,改变吴国在中原地区一直被视为“蛮夷”的情况,最终使吴国被中原接纳并看重。由此可见,吴王寿梦的继任者必须小心谨慎,万万不能让他建立的名声毁于一旦。

这一年的秋天,吴国在“庸浦之战”中袭击楚国。《左传》中记载“庸浦之战”发生的时间,在季札“弃其室而耕”之前,由此可以得知,诸樊让位之时,正是吴国内外动荡之际。隔年晋国召开会盟,正处于起步期的吴国,在晋国的扶持下,刚刚有实力去独立攻击楚国。

季札正是在吴国逐渐强盛的背景下成长的,吴王寿梦的看重与托付,使得兄长们皆不惧死亡地为了国家的强盛而拼尽全力。

《春秋左氏传》

《史记》云:“王诸樊卒。有命授弟余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王余昧卒,欲授弟季札。季札让,逃去。”

季札的兄长们想要依序传位给幼弟。诸樊在报“舟师之战”中去世——被暗杀身亡,他生前希望王位再传给季札,季札不受;余祭被俘虏刺杀后,季札仍旧不愿意继位;最终余昧过世后,季札的态度依旧十分坚决。太史公曰:“延陵季子之仁心,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季札不仅对君位没有留恋之情,实际上他也考虑到了当时吴国的形势和前景,决定做出一番事业来继承父亲吴王寿梦的遗志。他对礼乐和诸侯国间政治颇为了解,能鉴往知来,又极具文化涵养,他的一生备受尊敬。

季札曾经作为使节出使各国。《左传》中记录他外交的主因就是“其出聘也,通嗣君也。”早在余祭在位时期,季札就开始为了吴国的事业,而出使各诸侯国。可以看出,他是真心实意要为吴国做好外交工作的,他的目的就是要让吴国更加强盛。

虽然不久之后余祭就去世了,但是中原各国对季札的印象极好,他的所作所为促进了吴国与中原的文化交流,功劳显著。

诸侯会盟

《左传》云:“吴公子札来聘,见叔孙穆子,说之……故遂聘于齐,说晏平仲……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适卫,说蘧瑗、史狗、史鳅,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

到了鲁国,季札听取“国风”和“大雅”、“小雅”和“颂”的歌谣,听过之后给予合适的评价。他依据歌声,表达出了自己对时政的看法,不仅如此,他听过各国的音乐之后,还能分辨出其国的执政风格。这些都显示出季札的文化水准和修养不输于中原大贤。

季札周游列国。他见到鲁国叔孙穆子后给予警示,言其好善而不能择人,长此以往“祸必及子”,这也预言了鲁昭公四年的“竖牛之乱”;他见到齐国晏婴,建议他应该“纳邑与政”,正因如此,晏子才在之后免于“栾高之难”;他与郑国贤臣子产一见如故,认为郑国政治必然会交到子产手上,提醒子产“慎之以礼”;到卫国后,他认为此国多君子,少祸患;到晋国后,他看出晋国国政在“赵魏韩”三家,对叔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探究季札的行进路线,他到了鲁国、齐国、郑国、卫国,最终到了晋国。季札沿路拜访各诸侯国,并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