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一杯羹”看战争对人性的检验

2020-09-10 12:59:41 作者: 从“分一杯羹

《史记》中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

这个故事的历史脉络是这样的。

公元前205年,刘邦率军渡过黄河,在新城县听说义帝(楚怀王的孙子名心)已被项羽杀害,于是袒露左臂放声大哭。随即下令为义帝发丧,哭悼三天。

然后,刘邦派使者通告各路诸侯:“天下诸侯共同拥立义帝,称臣侍奉。如今,项羽在江南放逐并杀害了义帝,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现在,我亲自为义帝发丧,诸侯也都应该穿白戴素以示悼念缅怀。我将发动关中全部军队,聚集河南、河东、河内三郡的士兵,向南沿长江、汉水而下去讨伐那个杀害义帝的罪人,我希望诸侯王能与我共同努力,一起讨贼!”

这时,项羽正在攻打齐国,本来齐国已经投降,但是项羽却又放火烧掉了齐国的城邑,抢走了齐国年轻的女子。齐人十分愤怒,纷纷谴责项羽的这种不义之举,联合起来反抗楚军。项羽腹背受敌,只得放弃齐国去攻打汉军,在彭城大败汉军。

然后,项羽派人绕道沛县,掳走了刘邦的父母、妻子、儿女,扣留在军中作为人质,想以此让刘邦有所忌惮,这样扣押在军中一直达三年之久。其间,楚汉双方互有胜负,但项羽的不义行为逐渐众叛亲离,刘邦的汉军逐渐占据了上风。

到了公元前203年,楚汉两军隔着广武涧相持数月。这时,彭越在后方几次返回梁地,断绝了楚军的粮食供应。

项羽惊恐焦虑。于是,他派人做了一张高腿的案板,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对刘邦喊话:“你家老爷子在我们手里,楚王劝你现在赶快投降,要是不投降,就把这个老头烹(古代的酷刑之一)了!”

刘邦说:“我与项羽曾经一起以臣属的身份接受楚怀王的使命(楚怀王的孙子名心仍称怀王),而且一起立下誓言‘你我约定为兄弟’。所以,我的父亲就是项羽的的父亲了,如果楚王一定要烹煮了他的父亲,那么请你们告诉他,到时候别忘了分给我一杯肉汤。”

项羽闻言大怒,准备把刘邦的父亲扔进锅里。

这时,项羽的叔父项伯(后被刘邦封为射阳侯)拦下了项羽,他说:“天下的事情往往未可预料,而且争夺天下的人是不顾念家庭的。你杀了刘邦的父亲只能是一时痛快,但不会有一点好处,只能加深祸害而已。”

项羽经过深思,听从了项伯的话,没有烹杀太公。

战争是残酷的,在战争面前,人性暴露无遗。

我们先看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学剑,学剑不成又学兵法,学了点兵法的皮毛就再也不肯深入下去。项羽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他既不能守约,又难以守礼,所以会做出烹煮刘邦父亲来取攻心之胜的蠢事。这种行为过于下作,有失他西楚霸王的身份,为世人所不齿,也从而暴露他已经是众叛亲离,四面楚歌,走投无路。但他最终没有迈出那一步,也表明他没有泯灭人性,守住了做人的底线。

再反观刘邦,少时不随家人从事生产劳动,游手好闲。长大做了亭长,经常赊酒,喝得酩酊大醉。每年欠下酒铺的钱数很多,到年底,店家不敢去讨,他也赖着不还。第二年还是照欠不误。这种行为,更是无赖行径,却是现实主义,这种人往往能在实现生活中生活得很好。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刘邦是一个寡情的人,他回答项羽“幸分一杯羹”,从表面上看似乎荒唐,实际是在“家”与“国”之间作出了一种严肃的选择,顾家还是顾国?为了天下大计,他什么都可以牺牲。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