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不狂,其名不彰”:唐代也有一位著名的狂人,他的故事被杜甫写成诗

2020-09-10 13:01:47 作者: “不愿不狂,

文|李崇寒

大多数人的20—30岁,都会经历从“独一无二”到“普通人”的转变,结婚生子、养育家庭、送走亲人、为俗事烦恼,30岁后人生进入hard模式。杜甫也不例外,他的30岁,刚好卡在开元年号的最后一年(开元二十九年,741)。这年,他从齐鲁赶回洛阳,娶妻筑“土室”,在洛阳东、偃师县西北二十五里的首阳山下定居。那里埋葬着他的远祖杜预和祖父杜审言,还有些家族产业。不过为何杜甫会选择结束十年远游回归家庭,不落脚巩县、洛阳而是偃师?有一种可能是,杜闲去世,需要扶榇归葬偃师,杜甫作为长子到了履行义务的时候,他“筑室首阳之下”,安置继母和弟妹来偃师守制。浪了十年,是时候反思和规划未来了,先祖杜预的丰功伟业提醒他不要忘本,不要违仁,老杜家的孩子可是要成为从政的贤达,“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是去了那么多地方、认识那么多朋友,对他的仕途并没有什么帮助,家庭的变故不停消耗着他的精力。父亲去世,姑母和继祖母又分别于742年、744年逝世,杜甫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料理丧葬和写作墓志。

家中主要经济来源断了,杜甫回归洛阳上层社会,交往显贵秘书监李令问、驸马郑潜曜等人,“可能通过教授学生,或是为某位达官显贵作私人秘书或文字枪手”谋生。按理说,杜闲去世时官至五品,杜甫完全可以用荫服官,他却要体会“二年客东都”的滋味,为何?有人猜测他把特权让给了同父异母弟杜颖,使其在临邑做主簿,从正九品下的秘书做起,大概这么小的官职杜甫也看不上。他在洛阳的名气,吸引了忘年交李邕的求见,“世俗的眼光看来,一个乡贡落第的穷书生家里来了这样一位阔客人,确乎是荣誉,是发迹的吉兆”。要知道十几年前李白去渝州拜访刺史李邕,希望得他引荐时,李邕并不买这个年轻人的账,诗人愤而作《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以示回敬。

房兵曹胡马》诗意图,现代,高云,国画

狂人李邕倒也不在乎,他吃过的盐比李白吃过的米还多,历仕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以直言进谏知名。长安初年(701),御史中丞宋璟弹劾武则天宠臣张昌宗、张易之,武后不应。李邕在阶下大呼宋璟所说为社稷大计,陛下应该听取,武后只好接受宋璟请求。退朝后有人问李邕,“吾子名位尚卑,若不称旨,祸将不测,何为造次如是?”李邕答:“不愿不狂,其名不彰。若不如此,后代何以称也?”

果然有一年,李邕因其所献词赋深得玄宗好感,到处炫耀自夸,称自己当居宰相之位,结果招来麻烦,差点连命都没了。这种性格确实不适合官场,但在文坛很吃得开,越受贬斥,声名愈高,加上他又是行书碑法大家,朝中官员和天下寺观多备重金买他的碑文,稿酬之高,无人可比。人们称道他能文、善养士,开元二十九年至天宝元年,他任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刺史期间(唐玄宗专为他写了首《送李邕之任滑台》),前往洛阳、长安,街头总是挤满后辈青年,瞻仰他的风采,士大夫们争相寻访。这样一位在文坛呼风唤雨的大拿主动登门求见,自然是杜甫的荣誉,他把“李邕求识面”写进诗里,当作炫耀的资本。

两人当时聊了什么?或许提起共同朋友高适,杜甫与高适开元二十七年(739)相遇于汶水(在今山东),一个是裘马不缺的公子哥,一个是客于宋州(今河南商丘),“以求丐取给”的穷书生,才华横溢都被科举无情打击过,俩人一见如故,结伴同行。分别后,高适在今安阳、新乡、鹤壁一带漫游(旅游相州、寓居淇上),至滑台过冬,蒙滑州刺史李邕赏识,邀请他为其《鹘赋》作序。高适慨叹自己身在草野,没什么才能,“尚怀知音”。李邕的“垂示”给困境中的高适带来极大鼓励,由于李邕对文坛的吸引力和鼓舞,掀起了滑台、淇上一带文学活动的小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