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后,为何北方士人反抗较小?多尔衮一言指明原因

2020-09-10 14:08:03 作者: 清朝入关后,

清军入关之后,在南北碰到的阻力完全不同,其中原因值得探讨一下。

单论军事,南北其实都差不多。无论是大顺还是南明,在消灭明朝北方主力的清军面前都没有还手之力,兵败如山倒。大厦将倾,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么——气节。

清军入关

要说仗节死义之士,南北都有,但总体上差距有些大。稍稍读史,我觉得南方的士人显得更有气节,北方士人倒是显得有些随波逐流了。

南方这边最多出了个“水太凉,头皮痒”的钱谦益,但老实说,钱谦益在某些程度是可以洗白的。因为他确实有效稳定了江南的时局,让不少地方躲过了屠刀,而且他后期和反清势力勾勾搭搭,有说不明道不清的关系。对比北方陈名夏、冯铨等文官领袖(入关前就投满的不算),真的算不得什么。

钱谦益

你看南方的士大夫,听说崇祯殉国了,举家自裁就是一大片。此时南方尚未被战火波及,远没有到玉石俱焚的地步。待到清军南下时,南方的士人在抵抗中起到了带头的作用;大局已定无力回天后,又拒不出士(可参考复社)。总体上给人的感觉,确实比北方士人更加的旗帜鲜明,更加的壮烈。

这就奇怪了,大家念的都是一样的书,尊的都是同一个人圣人,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多尔衮后期斥责汉臣的一句话,指明了原因。

陈名夏

事情和上文提到的陈名夏有关,一个小官弹劾他德行有亏。倒也真没冤枉他,作为文官领袖的陈名夏就是个投机分子。明亡之后投靠大顺,清军来了又降清,降清之后还不老实,居然劝多尔衮称帝。对于自己人,多尔衮肯定要拉偏架了。一句“正人先正己”,朝堂上大义凛然的诸人瞬间没了动静。

能有如此效果,一方面是多尔衮的权势,另一方面则是直指当时北方士人心中的痛——“从贼”。这个根,出在李自成的大顺身上。

多尔衮

自称帝后,李自成一改流寇作风,开始注意吸纳士人。取得的效果非常好,在他北上时,除了武官外,曾经视他为仇寇的文官居然接二连三的来降。北京城破后,死忠明朝的官员直接就殉节了。此时大顺军被北京的花花世界迷了眼,军纪开始败坏。愿意合作的文官尚且难以保全自身,不愿意合作的断无生还可能。结果就是,北方的士人,稍微有点知名度的,还活着的,几乎人人有过“从贼”的经历。

有的士人可以接受大顺,但接受不了曾经北方的蛮夷——一眼都能看出文化的不同。清军来了,他们南逃。跑到南方,一人一个“从贼”罪没得跑。封建时期,这罪名可太大了。苦也,苦也!才脱了狼口,又入了虎穴。

李自成

与之对比,清军才不管这些个东西。虽然打着给崇祯复仇的旗号,但明朝的大臣忠不忠人家真的不大在意。连借着这名头排除异己的想法都没有,直接四处张贴告示,概不追究。

如此一来,清朝成了北方士人唯一的出路。加上初期多尔衮对汉臣重用、提拔的态度,反抗自然小了很多。

欢迎下方讨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