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对之国,迷一样的助攻,成就神一样的敌人

2020-09-14 17:18:03 作者: 敌对之国,迷

文/玉之溪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时期,他叫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主要有七个国家,七个国家,并驾齐驱!

七国林立,有强有弱,前期魏国一家独大,之后,他国变法,陆续出现齐楚赵秦四大强国。

齐国出现了孙膑变法,齐国强盛;吴起被魏国权贵排挤,出逃楚国,楚国强盛一时;赵国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创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盛极一时;秦国商鞅变法,依法改革,最终人亡政存在,改革最彻底,最终胜出。

其他国家也有改革,但是都是昙花一现,没有结果,都是半途而废。韩国也曾,图强变法,由法家术势派的申不害组织实施,但是这个变法被魏国打断,魏国派出了庞涓为首的大军,攻击魏国,虽然没有攻破韩国首都新郑,但是此战也将韩国变法的最大成果,韩国新军消耗殆净,韩国变法化为乌有,至此这个国家沉沦下去了。虽然国家沉沦了,但是权谋之术没有消停,因为毕竟要存在下去。于是乎这个国家奇计百出。听我一一道来。

公元前270年秦攻赵,在于阏败于赵将赵奢,至此秦赵拉开了大战,秦开始布局攻赵布局。

为了切实从战略上压制赵国,秦国需要从上党地区对赵国形成钳形攻势,但是上党地区是韩国的领土,夹在秦赵之间,但是上党地区,与韩国主体相距甚远,只是一道狭长的领土相连,为此秦国急需攻占此处,而此处有一座城池保证上党和韩国的联系,秦国想要掐断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占领整个上党地区。公元前262年,秦国开始猛攻野王,韩国招架不住,签订协议,割让上党地区给秦国。但是韩国上党地区的郡守冯亭他不愿意,他私下将上党地区这块领土交给了赵国,赵国的平阳君赵豹,劝说赵孝成王,不要接受上党地区,赵王不悦,之后又向平原君赵胜征求意见,赵胜却说:上党17城,平时百万军队也打不下来,此时白白的到,为何不要,赵孝成王采纳了他的意见。之后赵孝成王又问平原君赵胜:秦国白起来攻,谁可抵挡?赵胜说:廉颇可以,虽然廉颇野战不如白起,但是守城绰绰有余,于是赵孝成王欣然采纳了赵胜的意见。秦国听了暴跳如雷,继续向上党地区发兵,同时攻打韩国,占领城池,并逼迫韩国,不的援助赵国。赵国也不甘示弱,也向上党地区增兵。至此秦赵之间的国运之战,长平战役拉开了帷幕。起初廉颇和秦军野战失利连续退却3次,此后廉颇帅军退往丹河东岸,修修筑壁垒与秦对峙,秦国暂时攻击不下,此时秦国发动外交关系造谣说:秦军不怕廉颇,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孝成王听信被收买的朝臣的谗言,别掉了廉颇的赵军主帅职务,换上了赵奢之子赵括为赵军统帅,赵括摈弃廉颇的防守之策主动出击,最终北秦军引出壁垒,处在高山荒原之上,秦军通过把守山谷通道将赵军困在了荒原之上,得不到不给,也打不出去,最终断粮断草,赵括也在突围之战中被杀,赵军被迫投降,之后秦国为了摧毁赵国的强军根基,坑杀40万投降赵军,长平决战以赵国之败结束,从此赵国一蹶不振。

一天奇葩的策略致使秦国大伤元气,赵国几乎亡国,可谓是绝计了,这就是韩国的策略。公元前246年,韩国为了减少秦国对本国的压力,派出水利专家游说秦国修建水利工程,从而达到削弱秦国实力的图谋。

秦国经过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国力疲惫,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修养,到了公元前246年秦王政时期,秦国国力大增,又开始了攻打山东六国。当时秦国人丁兴旺,耕地面积大增,需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缓解关中平原供水不足问题以及运输问题。韩国得到消息后,想出一策,疲秦之际,派出水利专家,游说秦国修建泾水和洛水之间得一条大渠。这个工程在当时的生产技术下,实施起来很困难,干渠总长近300余里,沿途拦腰截断沿山河流,将冶水、清水、浊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当时郑国游说:这条渠可以缓解关中旱灾问题,也可以作为运输通道来用,秦国最终同意修建了这条渠道。举国之力耗费十年,这条渠道终于修建成功。但是在修建此渠过程中,秦国发展了这是一个疲秦之计,犹豫不觉间感动了郑国,他提出好多加快修建此工程的办法,秦国也为他的真诚感动,不仅没有治他的罪,还继续让他负责这个工程,在郑国的主持下,这条原本遥遥无期的工程在10年间修建好了,秦国国力进一步暴涨,为了纪念郑国的功劳,秦国就将此渠命名为郑国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