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雅山后村:竹子青青,竹篾香香

2020-09-10 10:27:39 作者: 泽雅山后村:

小溪从村后的大山中开始,一直向下,流到邻近的下连坑村,约3公里长。沿小溪而下,3公里,不算很长,但以山水竹石、树木桥洞、涧潭滩瀑为组合的自然景观却有着世外桃园般的意境,犹如一幅韵味无穷的山水画。

你看,那被叫成“双匣潭”的水潭,水清见底,以两个抽屉的样子摆在一起。上游,一条桀鹜不驯的瀑布,像一架天然竖琴流淌出美妙的音符,飞泻到“双匣”中,“匣”中的流水蠕动着,与溪旁的竹林联袂,幻化出一幅幅迷人的拨墨山水画,在狂放不羁中展示着自己的诗情画意;那残留在溪边的古法造纸水碓遗址,当年“咚咚”的碓头撞击声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竹林间,露出一点点灰黑色的岩石,给人留下无限的猜想;那向竹林中延伸的“千步岭”,不知何时淹没在荒草之中,还有那未取名的,形态各异的溪石,等着你去随意地联想……

这景,这情,给人一种回归自然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在山后,绿竹形成的风景使人流连忘返,而与竹有关的故事更是扣人心弦。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董必武曾这样描述过竹子。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也予竹以人格化,竹子,那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那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给人留下了完美的形象。

我们了解到,在温州解放前夕,山后村里正有一批像竹子一样,“枝条楚楚耐严霜”的村民,在白色恐怖之下,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7年,全村就有共产党员28名,是整个泽雅山区共产党员最多的村子。

当年曾任支部书记,现已91岁高龄的陈贤庆老人告诉我们,老人的家,位于水坑底(水坑底:山后村地名)的竹林间,曾是浙南游击纵队的联络站,游击队领导人吴荣膺、孙明聿等经常带领游击队在这里活动,老人多次为游击队送信、送情报。老人说,在他家里,还曾办过游击队的服装加工厂,当时,几十个游击队员,27架缝纫机,日夜为游击队加工服装。老人自豪地说:“除服装加工厂外,在温州解放前夕,游击队还曾在水坑底印刷过宣传单,分发、张贴于温州城区呢”!

老人热心、健谈,亲自带我们来到他的水坑底老宅。

掩映在浓密竹林里的水坑底古宅———当年游击队的联络站,因时间久远,现已坍塌,但那石垒的外墙,历尽风霜雨雪,依然高高的挺立着,仿佛在述说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一个个跌宕起伏的动人故事。

此时,阳光透过竹林,将斑斑光点撒在墙上。站在老宅前的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个游击队员的身影,那踩踏缝纫机发出的“突突”声,从竹林间隐隐约约地传了出来……

此情,此景,我不觉大声吟诵起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燮写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行小贴士:

自驾温州市区出发经温瞿公路或瓯海大道高架桥至瞿溪,转瓯湖线到泽雅水库大坝,沿龙西公路至垟坑村转北林垟公路至山后村;坐公交车501、505、7、8、57路至瞿溪车站,转12路至山后,每天2个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