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雅山后村:竹子青青,竹篾香香

2020-09-10 10:27:39 作者: 泽雅山后村:

泽雅山后村:竹子青青,竹篾香香

泽雅北林垟,有一座山叫大寨山。有人说,很早以前,山顶有一个很大的山寨,因此,山,被叫成大寨山。大寨山的后面有一个村庄,因位于山的后面,便取名为山后村。

400多年以前,一潘姓家族,从福建背井离乡,辗转瑞安上望,后又从上望迁移到山后居住,即是山后村最早的人家。潘姓家族在山后落脚后不久,村庄下方的一条水沟边,搬进来一林姓人家,便有了下浃自然村。又经过100多年,一黄姓人家从青田四都迁徙到村子的邻近,因而有了黄公楼自然村,过不久,又有一位陈姓人,从青田方山寻找而来,把居住的地方取作陈岸,此后,同为大寨山的山后,就有了山后、下浃、黄公楼、陈岸四个自然村,后来,各自然村又相继增添了赵、吴、金、杨、姚等家族。

一座大山的后面,众多的姓氏人家就这样相聚在一起,让这个小山村延续了几百年。

以编制竹簟为业的村子

我是在一个春暖阳和的日子里,在山后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带路下走进村子的。

春日里,大寨山后的村子掩藏在绿色的朦胧中。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铺满着绿竹,一层又一层的,分不清哪是枝头,哪是枝干和枝叶。竹林中,房子、小路和村边的小桥流水,隐隐约约的,仿佛都被竹的海洋淹没了。

村支部书记潘恩锡对我说:“山后村依着村周边这满山的竹林,村民们自古以来,以编制竹簟为业,赚钱维持生活,此手艺从祖辈开始,延续了几百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竹簟销路减少,才慢慢地没人编制了。”竹簟,对于泽雅山区出身的我是最熟悉不过了。小时候,每当稻子成熟收割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翻晒稻谷,太阳底下,村头、路口,人声鼎沸,那刚脱落下来的稻谷晒在竹簟里,满簟金黄、耀眼,就像铺着一地的金毯。下阵雨时,竹簟边一片繁忙,收谷子的人,在竹簟的四角,用手这里一掀,那里一撩,满满的一簟谷子,一下子就收好了,非常方便。因此,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备有几只晒谷的竹簟,以便稻子成熟时,晒稻谷之用。

不过,这竹簟是怎样编制而成的,我还真不知道。

在村中,我们遇到了一位正在干活的大妈,大妈名叫潘连香,今年70多岁了,问起编竹簟的事,潘大妈有很多的话,她对我说,自己从5岁开始就学打簟(民间把编竹簟说成打簟),那时候,一只竹簟,都是全家一起打的,爷爷、爸爸斫竹、破竹、削篾,奶奶、妈妈打簟,她做妈妈的帮手,拿篾条给妈妈打,看着,看着,后来就慢慢地学会了。

“现在还打吗?”听了大妈的介绍,我们来了兴致,想看看大妈怎样编竹簟。

潘大妈说自己已有好几年没打了,要看的话,她可以做起来给我们看看。太好了!我们跟随大妈来到她的家里。潘大妈家楼房里叠放着很多的竹篾和几只编好的做工精细的竹簟。一看,就是一个编竹簟的世家。

潘大妈拿出篾刀,熟练地削起竹篾,那一段段看似呆板的竹段,在她的手里,一会儿就变成了一条条竹篾,削成的竹篾就像一条条细细的面条,卷成一圈,更像一朵朵盛开着的,淡黄的花朵,真是奇妙极了!

潘大妈告诉我:“打簟有4层篾簧和8层篾簧的,4层篾簧打的簟比8层篾簧的簟质量好。打一只簟要用400斤毛竹,6个人工。过去,簟打好后,要背出去卖,男人背四只,女人背两只,远近村子都走,青田、瑞安都去。可惜,近几年,种田的人少了,打好的簟也很少有人买,村里会打簟的人已不到10个,年轻人都不再学打簟了。”

历史在发展,泽雅山区的经济在发展,但又一个民间手艺将要失传,我们不禁有点可惜。

与竹有关的风景和故事

宋朝的苏轼曾在《于潜僧绿筠轩》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多少年来,满坡的翠竹加上村民们熟练的编制竹簟手艺,使山后村民的生活有了保障。如今,编竹簟的人少了,遍地茂盛的竹林却给古村增添了极尽自然的美景。

漫步村前的小溪边,那绿阴如盖的竹间小径,绿竹的枝叶犹如一顶碧绿色的华盖,遮住了太阳、白云、蓝天,投下了一片阴凉,身在其中,立时感到一股沁人的快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