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十分丨太原晋祠:梁思成林徽因“不肯失之交臂”的千年之美

2020-09-11 22:46:49 作者: 文化十分丨太

《营造法式》是宋代官方颁布的建筑工程规范,作者是北宋官员李诫。这部关于建筑、设计、施工的典籍,深刻影响了后世数百年间的建筑形制。

1919年,北洋政府官员朱启钤在南京江南图书馆偶然发现了一本古籍抄本《营造法式》。正是这部书,促成了朱启钤从政治舞台退隐后的人生转折。1930年,朱启钤投入毕生积累的资源,在自己的宅院中成立了一家以研究中国建筑为宗旨的私人学术社团——中国营造学社。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 张小琴:梁思成和林徽因是营造学社非常重要的成员,他们也是清华建筑学院(原营建系)的非常重要的成员(创始人)。梁思成和林徽因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他们在古建筑研究当中的成就是清华的人文思想很重要的部分。

1931年,梁思成正式加入营造学社,他改变了学社偏重古籍文献研究的方法,更加重视实地考察,之后开始了对古建筑进行测绘、制图、研究的旅程。

短短几年时间,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人的足迹遍及137个县市的1823座古建筑,详细测绘了206组古建筑,绘制了1898张测绘图稿,开创了一代学术传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 张小琴:当时他们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时候,进行了这种抢救性的古建筑考察,可以说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意识。

1934年夏天,梁思成、林徽因去山西汾阳考察古建筑,虽然他们已久仰晋祠大名,但是一开始也并没有打算去探访晋祠。因为根据经验,名胜往往会经历后世的大修、改建,不太可能有古老建筑留存。然而,路过太原,两人却在颠簸的汽车上被晋祠正殿的侧影惊艳。一个月后,他们从汾阳回来,再次经过晋祠,“无论如何不肯失之交臂”,于是对晋祠进行了考察。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 张小琴:我们通过重走“梁林路”,能够跟着他们,能够通过聆听他们的声音,倾听古建筑的声音,能够通过他们看古建筑的眼光,去看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去看古建筑当中所蕴含的这些古代文化的密码,我觉得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件事情。

清华师生将“人文清华”讲坛带到这里,用直播的方式讲述华夏大地上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希望让更多人能够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的璀璨,感受中国文化的辉煌。同时,也为山西省探索新的文旅结合模式带来了借鉴。

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副馆长 郭保平:专家来,我们在直播过程当中肯定是全程地跟踪学习,首先是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我们很希望同学们在学业有成以后,能够投入我们基层一线来工作,来提升一下我们文物研究、文物保护的业务水平。

梁思成再传弟子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贾珺: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应该是一个全民共有的意识。不管处在哪个年代都是这样的,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它们可能受到战争的威胁,但大家不要忘了,在国泰民安的时期,它们一样可能会受到大拆大建的威胁。那么无论哪个时代的人,我们首先要对古建筑有敬畏之心,其次需要对它们有相应的了解,我们才有条件去保护它们,然后也可能会用各种方法好好地去利用它们。

1946年,中国营造学社与清华大学签署协议,正式并入清华大学,由梁思成负责组建清华大学营建系。虽然营造学社只存在了短短十几年时间,但一代知识分子筚路蓝缕为中国古建筑研究与保护书写的这一段传奇,将永载史册。(总台央视记者 邵莉 李程 王立斌 李浚 徐影 山西台 冯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