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曹军精锐,赵云为何能平安脱险,原因一目了然

2020-09-12 08:39:51 作者: 面对曹军精锐

拾遗补阙——三国能够演义

在三国故事创作的繁荣时期——宋元时代,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又被民间艺人发掘出来,并进行了较大的改变和加工,使之变得精彩、有趣。例如在《三国志平话》中,对这个故事的描述已经非常生动和饱满:

后说赵云,单马入曹军中。赵云曰:“战场可远百余里,根寻皇叔家族。”盘桓数遭,猛见甘夫人右手抱其胁,左手抱阿斗。赵云下马,甘妃见赵云,泪不住行下,言:“家族,曹公乱军所杀也。”言:“赵云,你来得恰好!”右胁着箭,手起肠出也。“皇叔年老,尚无立锥之地。我今已死矣!你把阿斗当与皇叔。”夫人言毕,南至墙下,辞了赵云、阿斗,于墙下身死。赵云推倒墙,盖其尸。赵云言:“我于百万军中与主公救阿斗!”赵云一时之勇,图名于后。抱太子南走,撞贼军阵。

却说曹操附高处望见,言:“必是刘备手中官员!”使众官捉赵云。为首者关靖拦住,赵云挥刀交马,直冲阵而过,前至桥上,陷了马蹄,君臣头偎地上。背后关靖赶至近,赵云用硬弓,一箭射死关靖。赵云扶起太子,上马,又抱太子南走。至当阳长坂上数里,迎见张飞。

将《三国志平话》中的这段故事与《三国演义》相对比可以发现,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期间,受到了《三国志平话》的极大影响,将其中的部分细节纳入小说当中,足见早期三国故事对《三国演义》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

三国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非常精彩,为后人所铭记。经过一千多年的积累、沉淀和发展,不到百年的三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历史片段,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如此,既有《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这类史籍的功劳,也有民间艺人的努力,更不用说《三国演义》的巨大贡献。如今在当阳市街头出现的赵云的雕像级石碑,就是这种文化现象的综合体现,这或许就是我国数千年文化底蕴所带来的独特魅力所在吧。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